《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成果 ACHIEVEMENTS

征服天堑,架起百姓梦想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因为有了桥,世界才四通八达,紧密相连。

因为有了桥,人们才跨越山水,彼此相知。

有这样一群行者,他们与梦为邻,丈量未知。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沟通天堑,连通人心。

他们用作品打造城市地标,他们以实力塑造自身形象,他们就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设计研究院”)。


梦中的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公铁两用大桥、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

该桥址所在的福建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风大、浪高、水深、流急、岩硬,波浪力是长江等内河的10倍以上,全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10天,建设条件恶劣,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难度极大,堪称“建桥禁区”。   

每克服一次困难,都是对自己的一次突破。设计研究院团队依靠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了海上大跨度锚固桩栈桥、深水裸岩组合平台、大吨位整体式钢吊箱、抗台风挂篮等施工方案的研究设计,有效保证了大桥建设。

2020年底,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将全面通车。

这座“海上长虹”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福州至平潭的时空距离,形成福州与平潭的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大桥的建设,也将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今后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可靠的经验借鉴。

在设计研究院的“履历”上,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不是孤例。

重庆鹅公岩轨道专用桥,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作为重庆轨道交通环线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该桥建成后,不但将南岸区与九龙坡区串联了起来,同时也成为重庆这座桥都又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新晋“打卡地”。

颜值高,难度也不小。该桥加劲梁为五跨连续梁,锚跨和锚固段为混凝土梁,其余为钢箱梁。

设计施工中,设计研究院在该桥首创“先斜拉后悬索”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多项新技术,相关施工方案获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优秀专项施工方案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依托该桥申请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该项目获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

自建造首座千米级桥梁——石首长江大桥开始,设计研究院团队攻坚克难,征服天堑。

银西铁路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无论是横卧江面,还是飞跨海上,它们连接交通的同时,也一遍一遍地刷新着人们对“桥”的认知。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为百姓架起梦想之桥,让生活通向新的梦想。


集众智,合众力


桥梁结构设计、施工方案研究,成果突出,却只是设计研究院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设计研究院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受集团公司委托代管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铁津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整合了集团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与桥梁设计事业部,是一家融科研、勘察、设计、测试、检测、咨询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集团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于2003年12月获批,2004年挂牌,2005年正式招收博士入站,累计招收博士22人次。在站博士后依托集团公司在建的技术重难点项目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先后获得吉林省、辽宁省、天津市、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等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取得专利3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EI期刊发表论文15篇,省部级工法15项。

2006年2月,集团公司在原中铁十三局中心试验室基础上,注册成立长春春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内支撑集团公司测试技术工作,对外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检测机构积极开拓市场,连续8年进入铁道部第三方检测名录,2014年5月更名为中铁津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吉林省测绘与地理信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和在建400余项试验检测任务,任务承揽约4.2亿元,完成产值3.3亿元。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定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AAA级信用机构”;连续4年获得吉林省住房建设厅省质量检测单位“A级信用评级”。

为加快实现“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集团公司于2009年收购“长春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9年6月17日成立“吉林省现代城建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后于2013年1月变更为“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审定的甲级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累计完成和在建300余项勘察设计任务,任务承揽约3.3亿元,完成产值2.7亿元,参与项目先后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和股份公司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近3年连续获得吉林省住房建设厅省勘察设计单位“AAA级信用评级”。

2013年1月,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北京轨道建筑学会首创《轨道建筑》期刊,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铁道建筑技术》编辑部承办。2015年1月由集团公司正式承接该期刊的编辑和发行等业务。《轨道建筑》是股份公司系统内部期刊,双月发行,目前已承办总第43期。期刊创办起点高、平台大,含金量高、认可度广,得到股份公司领导的重视,是铁建系统内技术人员晋升职称论文刊载的主要刊物之一。

2014年2月,为适应集团桥梁工程专业化发展需要,为集团大型桥梁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各级桥梁专业人才培养,集团公司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桥梁专业人才7名,成立桥梁设计事业部。目前团队有40人,其中硕士占比70%,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累计完成及参与集团公司鹅公岩、石首、三门峡、棋盘洲、武穴、明珠湾、安海湾、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等20余座大江大河的大跨度桥梁的重难点桥梁方案研究、大临结构设计及现场技术指导服务。依托集团公司内部重难点桥梁项目,申报专利38项,已获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10项,荣获股份公司优秀专利奖4项;荣获集团公司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特等奖4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科技奖励和成果丰硕。

现设计研究院下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IM 技术中心)、《轨道建筑》编辑部、桥梁设计一所、桥梁设计二所、建筑设计所、轨道与地下工程设计所、公用设备与电气设计所、公路与市政设计所、岩土工程事业部、地下工程监控事业部、桥梁工程监控事业部、建筑材料事业部、第三方检测事业部、工程试验事业部、工程测绘事业部、爆破工程指挥部16个直属生产研究单位。

全院拥有科技人员350余名,其中博士6名,硕士5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92%;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5名,高级工程师50名,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达70%以上,各类注册人员80余人次,天津市、吉林省建筑领域专家20余人次。

设计研究院对内秉承“依靠大桥局、服务大桥局、支撑大桥局”的理念,提升集团公司桥梁施工品牌;对外秉承诚信经营、精益求精的理念,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所谓集众人智慧者成大事,合众人力量者能无敌,正是依托集团公司背后强大的助推力,才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一座座堪称桥梁史典范的扛鼎之作。


功夫在“桥”外


所谓“大国工匠”,功夫当然不是花架子。

除了架起百姓梦想之桥外,设计研究院拥有5个行业、11个类别的28项资质,可提供土建工程领域全过程服务,年可完成产值2亿元。

于工程勘察设计而言,他们的业务领域涉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测。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6号线、10号线,长春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5号线、6号线等项目现场,都留下了他们参与施工监测的身影;宜良至石林高速公路、延吉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长春中海寰宇天下等项目背后,都倾注着他们勘察设计之力。目前,团队已累计完成勘察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勘察设计总里程66.4千米。

工程质量检测及测量,他们先后承建沪昆、兰新、宜万、贵广、兰渝等80余条铁路工程,京福、京沪、同三等70余条高速公路工程的试验检测及测量工作;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长春等大中城市20余项地铁监测工作。作为连续8年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第三方检测机构名录上榜单位,先后对阿扎、宇松、长辽、锦阜等铁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了科学、公正地监督抽样检测工作。

说到工程咨询,特别要提到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设计研究院桥梁设计所。近年来,桥梁设计所立足“高、精、尖、难、险、特”桥梁施工技术研究,致力于深水、大跨、高难桥梁施工技术研究,为集团承建的大跨度悬索桥、斜拉桥、钢桁拱桥、钢桁梁桥、刚构桥等重点桥梁项目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展现出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服务意识,对集团和股份公司桥梁施工业务的拓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做出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一系列集团内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点桥梁施工方案研究及大临结构设计都出自他们之手: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深水裸岩基础施工,重庆鹅公岩轨道交通专用桥先斜拉后悬索施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水陆两栖主墩深埋承台施工、超高主塔快速施工、边跨宽幅PK混凝土箱梁预制拼装施工,棋盘洲长江大桥千米级悬索桥主缆施工,武穴长江大桥边跨宽幅PK砼箱梁施工,安海湾特大桥无封底钢混组合钢吊箱,广州明珠湾大桥基础围堰兼作钻孔平台快速施工、主桥钢梁采用“拱梁同步”架设施工,银川机场黄河特大桥主桥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原位同步、连续刚桁梁与柔性拱同步施工,建恩高速公路找龙坝河特大桥缆索吊机悬臂扣挂施工,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深水基础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主桥连续钢桁结合梁无落地墩旁托架多点同步顶推施工,珠机城际铁路二期白腾河大桥主墩深水基础施工,银西高铁超大跨径现浇支架设计……

设计研究院技术研发主要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该中心依托于博士后工作站、BIM技术中心、各设计所而成立,依托国内重点高校成立的结构安全研究中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隶属于该中心。中心目前吸纳了5名博士、40余名硕士在内近60余人次,致力于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为全集团做好科技支撑。完成施工工艺及管理方面研究、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病害整治、信息化施工研究,解决工程难题,同时进行相关配套新工艺、新工装、新材料的研发。先后承担天津市、吉林省、辽宁省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工法、发明专利等成果110余项。

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除了这显而易见的外在形象,设计研究院人更把工作做细做深,因为每一座长虹卧波、每一个工程项目背后承载的,不仅是工程者对于建筑和桥梁所有的梦想与想象,更是交通与民心的汇流,是人民对美好便捷生活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