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第一看点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在广州南沙举办

922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加快打造一流营智环境交流会”在广州南沙举办。在本次交流会上,南沙提出率先探索打造一流“营智环境”。与“营商环境”相比,“营智环境”不仅聚焦于人才的发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产出和市场化的运作。

据悉,2019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打造了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的交流品牌,旨在以交流促发展,推动南沙在与港澳规则衔接方面率先取得突破,拓展与港澳合作发展空间。本次活动是2020年度交流会“3+1”系列第三季度活动,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代表及企业家代表共150余人参加。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加快打造一流营智环境交流会”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暨南大学主办,南沙区委组织部、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南沙开发区创新工作局、共青团南沙区委等政府部门和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合承办。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承志在活动致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参加活动。

首次提出营智环境:

支撑南沙打造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

朱承志提出,“营智环境”是指创造和营造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及其智力成果运用的环境。其中,“营”可以理解为营造、经营、保障;“智”指人才及其智力产出、成果贡献。“营智环境”就是在人才引进、使用、培养、评价、服务保障等人才工作环节中以及人才在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的体系中涉及的经济发展类环境、政策制度类环境、服务保障类环境、社会人文类环境、心理感觉类环境等有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打造“营智环境”就是为人才智力迸发、做出重大贡献而提供的各类环境支撑。

南沙率先提出“营智环境”这一概念,体现了南沙在人才工作中更积极、主动的态度。“营智环境”和“营商环境”一样,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和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营商环境”聚焦于商事主体,而“营智环境”不仅仅是聚焦于人才的发展,更注重人才智力的产出和市场化运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需要一流营商环境,还需要打造一流“营智环境”。

2019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要求广州南沙“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这是国家首次对一个地区提出“国际化人才特区”这一战略定位,体现了国家对南沙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南沙率先提出打造一流“营智环境”,正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人才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在国际化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使用以及智力成果产权保护、自由转化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国际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实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集智力成果而用之”的目标。

营智环境创新亮点:

南沙应打造新人才新职业的“珊瑚礁生态圈”

南沙在人才改革创新取得实效,促进港澳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围绕“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南沙所能”,南沙先后推动设立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等人才创新平台,2019年,南沙区“引导粤港澳三地人才共绘发展同心圆”项目获评全国人才工作十佳创新案例。2020年,南沙“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服务模式入选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创新经验,向全省复制推广。

会上,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青年创新创业嘉宾对南沙在“营智环境”上的探索表示了高度肯定,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畅谈大湾区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思路和建议,为“营智环境”新理念丰富新内涵,提出新思路。

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决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他提出了南沙在人才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与禀赋,可从“构建国际人才流动枢纽”“发挥港澳台青年双创平台作用”“与港澳紧密合作”“打造人才国际化培养新阵地”等方面精准施策,更好地激发人才在“双循环”格局下的活力与动力。他建议,结合南沙的区域优势,可与港澳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支持南沙建设国际人才飞地。在强化粤港澳核心功能上,以南沙为辐射中心,加强与港澳人员在往来便利、人才认定、金融管理、资质互认、教育衔接等方面的制度对接与合作,推进湾区人才区域内自由流动。同时,南沙可建立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运行机制。立足国际合作办学引才育才方式,引进世界一流高校。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特聘专家、国务院创新驱动发展专家委员会成员吴江提出,南沙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人才特区等关键要素上下功夫,主动创造出生态群落,汇聚更多人才,让更多创造力在其中诞生和孕育。 “南沙有了很好的营商环境,营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升级版,代表对原有营商环境的提升。作为人才特区,南沙要从‘特’字入手。此外,在大湾区的区域中,南沙应打造区域人才、智力合作的新样板。”吴江说。

吴江认为,衡量人才创新环境的优劣,取决于创新生态中的三个变量关系,市场的开放度与成熟度、政策的精准度与公平度、政府的监管适度和服务效度。这三个自变量是互为依存、互为制约的,只有平衡好这三个关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够得以最大的发挥出来,城市的营智环境才能够培育出来。

吴江认为,要构建吸引培养创新人才的“珊瑚礁生态圈”。“如果把跨界的人才和各种各样的好创意看作是多种多样的物种,把更有利于好创意产生的环境看作是珊瑚礁,营智就是在广袤的思想空间当中,主动创造出生态群落,汇聚更多人才,让更多创造力在其中诞生和孕育。

香港大学终身教授、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爱民分享了香港高校人才引进、人才培育的有益经验,从粤港澳三地人才融合发展方面为南沙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提供参考。

把脉营智环境未来:

将南沙打造成人才“向往地”“逐梦地”“栖息地”

朱承志表示,下一步,南沙将全面启动“营智环境”建设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布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提升人才引聚力和承载力,三是全面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打造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软环境,将南沙打造成人才“向往地”“逐梦地”“栖息地”。

在圆桌论坛环节,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中山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符正平、侨鑫集团联席总裁仲伟合先生,猎聘副总裁江莉,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总裁肖国伟,广东赛昂工业和信息化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君,中科科创首席执行官谢勇,澳门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运贤等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嘉宾围绕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发展背景下,应如何以一流“营智环境”推动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产业发展、平台搭建、金融服务、用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等方面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引才育才聚才用才的思路和建议。现场智慧碰撞,气氛热烈,与会嘉宾共飨难得的思维盛宴,进一步发挥了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以对接促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积极效果,为南沙率先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内循环流动新格局提供了路径和思路。

“国际人才高度聚集是世界级湾区的一大特征。” 仲伟合认为,大湾区在体制机制上的对接、生产要素流动仍待加强,港澳人才向内地城市流动的积极性、大湾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仍然有待提升。仲伟合为南沙优化营智环境提出了八大措施建议,分别是树形象、落产业、建机制、精政策、兴设施、提服务、强金融、搭平台。

符正平表示,南沙在国内首创提出营智环境的建设,这与产业体系建设密切相连。南沙应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会、新形态。近年来,南沙在自贸区的多项指标上都排名前列,为营智环境的打造提供了良好支撑。南沙作为国际人才特区,紧紧抓住营智环境牛鼻子,注重要素的智慧化对接,这将成为区域发展的抓手。

在南沙创业15年的晶科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总裁肖国伟表示,创业至今,感受到南沙给企业带来的发展优势,也见证着南沙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营智环境与营商环境密不可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他期待,能将营智环境与企业创新结合,政府出台新政策,打造产业生态,聚集产业链,给企业带来更大发展。

链接:

南沙营智环境初具成效

高端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凸显

当前,南沙正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平台,让各类人才充分享受知识产权成果。目前南沙已建立完善的“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住房补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扩大广州南沙  人才卡服务范围,持卡人可享受本人及配偶双方父母每年一次体检,可享受通关快捷、消费优惠、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居家便利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1330项个性化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构建“无障碍”国际语言环境,对教育医疗、酒店宾馆、城市道路、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置中英文服务指示标识。免费举办外籍人才中文培训交流活动,向海外人才提供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和社会融入服务。

南沙在区域人才引聚力显著增强,高端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凸显。人才总量和质量全面提高,全区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7500余人,相较2016年,总量增长5.5倍。2019年发放奖励金约4.15亿,共奖励10653人,奖励金额及人数同比增长126.7%115.9%。人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效益逐步溢出,2019年专利授权量增长率全市第一。创新资源平台加快集聚,已建成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等1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汇集企业、科研院所、国内高等院校、国际科技合作等创新平台三百余个,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互促互融的优质生态循环。国际化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先后推动设立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建立完善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落实“广州人才绿卡”制度、实施“南沙人才卡”服务保障等,融通港澳、接轨国际的营智环境打造初具成效。

据了解,南沙将继续牢牢把握国家对人才制度建设的战略擘画,深化“营智”内涵,以一流“营智环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持续高质量发展。

 

责编/杨鑫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