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院士天地

看东方贺兰山下的跨越

  巍巍贺兰山,因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而被世人熟知。蜿蜒绵长的山脚下,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东方)与贺兰山无语相依近半个世纪,像父亲注视孩子那样,贺兰山持重地收藏着中色东方的每一份荣耀与回忆。

  47年来,中色东方人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研制了一批批新材料产品,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这里视察,殷切的期盼和深情的目光穿越岁月的风雨,一直温暖并鼓励着中色东方人奋然前行。
  2010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公司视察时叮嘱:“希望你们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直到今天,中色东方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促进发展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开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为抓手,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阔步前行。
  中色东方曾先后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100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56%,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创10年来最高水平。
  曾今贺兰山脚下那个鲜为人知的军工配套小厂,如今已经成长为“东方崛起的一个世界级企业”,中色东方已经成为新材料领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
  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中色东方北京办事处,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宁夏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色东方原董事长、总工程师何季麟院士,他给记者讲述了中色东方那些薪火相传的故事。在何院士娓娓道来的叙述中,记者感受到了别样的奋斗风骨,那是祖国大西北一丘沙漠中的生命原色,那是中色东方人在一方苍凉里书写出来的东方奇迹。

何季麟院士

萌芽篇—困苦中求生存

  查阅资料的时候,记者看到过一些中色东方的老照片,曾经那些站在低矮土坯窑前的年轻人,如今有的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照片上他们淳朴的笑容,让时光仿佛又回到了1965年。
  1965年,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开发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型企业“905”厂诞生在寸草不长、荒无人烟的贺兰山下。几十年历史沿革,她积淀了深厚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技兴企、服务军工”的思想理念和行为风范,可她振翅腾飞的过程,却沉重而艰难。
  那一年,我国进行产业化和工业布局调整,国家选择了一批用量不大,但涉及国防军工需求且战略地位重要的金属材料研究单位进行整体搬迁。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200多名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响应“三线”建设需要,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带着荣誉感和使命感,背井离乡,来到了满目荒凉的贺兰山脚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1964年,冶金部考察组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一路向北,为钛、硅、钽、铌、铍等材料产业选厂布局。尽管宁夏地区无资源、无市场,仅有几栋冶金部的选煤厂房,但考察组还是将中国钽铌铍产业的终身锁定在此。也许这就是冥冥中的缘分,一个为军工配套的稀有金属钽铌铍冶炼、加工小厂从此落户宁夏石嘴山市,当时她只有一个代号—“905”。
  何院士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笑容,这笑容里既有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味,也有一丝淡淡的无奈。这无奈是因为,石嘴山市不但没有公司生产所需的钽、铌、铍三种稀有金属资源,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漠风劲吹、沙飞石走,晚上睡觉都得带着口罩。“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设备再简陋,条件再艰苦,也阻挡不了工人们奉献青春才智的爱国之心。”何院士如是说。
  努力付出终于换来回报。1966年是捷报频传的一年:1月,我国第一条年产4吨铌生产线建成;4月,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条铍生产线建成投产;5月,中色东方从日本引进了年产6吨钽粉的火法生产线,填补了我国钽粉不能工业化生产的空白。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中色东方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为国防、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签发的嘉奖令,始终激励和鼓舞着“905”人执著奋进。
  眼看厂子的发展稍有起色,谁曾想随着“军转民”战略的实施,中色东方的军工任务急剧下滑。何院士回忆说:“1981年我们仅拿到250克钽粉的订单。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半斤钽粉,要养活全厂近1000多人。我们一下从荣誉的顶峰跌入谷底,300多名技术人员流失,大批干部申请调离。那几年,我们一直在倒闭的边缘艰难生存。”

何季麟院士(中)指导工作

成长篇—逆境中求发展

  中色东方领导班子为留住人才,筹措资金改善员工居住条件,用无微不至的关怀稳住队伍,许多人基于对工作和科技创新的眷恋,最终选择留下。但领导们心里明白,只有开发新产品、谋求大市场,让“905”重新站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才能够留住更多人。
  记者了解,相比国内不足10吨的市场需求,当时钽粉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高达600~800吨。很明显,如果中色东方想“起死回生”,就必须把产品卖到国际上去。领导班子决定,将厂子多年来在主导产品方面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可这条国际化的道路,一样走得辛酸艰难。”何院士回忆说。
  那时的中色东方,还在沿用上世纪建厂初期的生产线,跟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比起来,水平至少相差20年,外国人根本不待见中国的“老古董”。往后的路该怎么走?经过商讨,中色东方决定与国外合资,全盘引进他们的技术。可中色东方怀着友好合作的心态去洽谈,换来的却是对方的不屑和羞辱。
  据何院士回忆,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领导带着技术人员去美国考察访问,一家公司为了防止中色东方学习技术,竟然在生产线外30米处划了一道警戒线。不仅如此,一些外国客商在商务交谈上拒绝看中色东方的产品,更有甚者不屑接他们递过去的名片。而当时美国钽制品三大巨头FANSTELL、CABOT、NRC公司在听完中色东方提出的技术引进要求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们绝不会在世界的东方培植一个竞争对手!”
  对方的傲慢,深深地刺伤了中色东方人的民族自尊心,所有屈辱化作满腔抱负:“我们一定要攻克技术拿出中国人自己的产品,在国际上扬眉吐气!” 于是,超高比容钽粉、钽铌湿法冶炼、钽电容器阳极引线用钽丝三个国家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同时展开,一场改变企业命运的战役打响了。“‘外援’这条路走不通,逼得我们只能自主创新。”何院士带着课题组,一头钻进简陋的实验室,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在原有基础上历时大半年,终于成功研制出17000~23000μfv/g高比容钽粉,并一次性通过国外客户检验,当年出口1万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钽粉出口零的突破。技术人员又紧随其后研制出钽丝生产连续拉拔的先进工艺,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填补了我国钽丝零出口的空白。企业销售额连续以45%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按照“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的方略,昔日的“905”又重新站了起来。
  但国际市场对中色东方的认识依然陌生。何院士说:“除了不正眼瞧你,他们连样品都不愿接受,更不要说评价检测,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对中国人的歧视”。1992年8月,何院士到世界第一大钽电容器制造商美国美基公司推销产品,对方根本不相信中国,况且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厂能够生产出这种高科技产品。何院士从容地站在讲台上,接受这家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采购人员从技术原理、生产工艺、产品性能、检测条件、装备水平、原料供给等细枝末节地考察。最终,中色东方以专有的技术、优良的品质和敬业精神征服了他们,现在这家公司是中色东方稳定的大客户之一。
  这样的尴尬不止一次。1997年,中色东方努力争取到承办国际钽铌研究中心第38届年会的机会。“协会秘书处以我们接待条件差为由,只得将主会场放在了西安。我们专门包了一架飞机把与会代表接到厂里参观,晚上又包机把他们送回西安。”何院士说。中色东方一次次忍辱负重,以坚毅和隐忍对待国际质疑。正是这次年会,让国际同行了解了一个技术、产品、营销综合素质优秀的中国企业。此后,国际市场的大门终于向中色东方敞开,全球多个钽电容器企业与其建立长久供销关系。同时,中色东方也成为国际钽铌研究中心10个执行委员单位之一,每年都在年会上作专题报告。这个自主创新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代表行业发展趋势和权威的标杆。
  2009年,中色东方成为国内最大的钽铌铍稀有金属科研生产厂家,世界钽行业三强企业和全国唯一的铍材研究和加工基地,钽丝综合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占市场份额的60%;钽粉占30%,居世界第二;钽铌制品、钽电容器、氟化铝、刃料级碳化硅微粉、电子浆料等20余种产品也逐步走出国门。此外,中色东方研制的商品级钽粉达到15万超高比容,研究水平达到25万超高比容的世界顶尖水平;研制的细径钽丝由原来的直径0.4毫米提高到比头发丝还细的0.06毫米,达到了国际最高水准。
  在此期间,中色东方完成了我国600多项钽、铌、铍冶炼加工领域重要课题和1600多项新产品试制项目,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申请专利105项,授权55项,制定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国家行业标准57项;建成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稀有金属铍材行业重点实验室等,成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业化基地。2007年,中色东方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中色(宁夏)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中色东方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集团所属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被授予“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从1990~2000年短短10年间,从追随者到领跑者,中色东方依靠科技和自主创新,用智慧、傲骨和务实成就了中国骄傲,在钽、铌、铍、新材料领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钽丝生产线一角

展望篇—发展中谋跨越

  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色东方领导班子深刻分析企业面临的形势后,确立了“钽铌铍固本强基为国争光,新材料做大做强百亿企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围绕钽铌铍做精、围绕相关金属及产业做大、围绕科研和人才做强”的发展战略。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色东方将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先后建成了550吨钽粉、80吨钽丝、17万吨干法氟化铝、16000吨特种高强度微合金钢炉料、3万吨刃料级碳化硅微粉和10亿支电容器生产线,使这几种产品的产能和技术装备水平均居国内第一;中色东方钽电容器在保持国内最大电容器生产厂家地位的同时,进入世界较大电容器生产厂家行列。目前,3000吨氢氧化亚镍和三元材料、3000吨钛深加工材和9200吨铍青铜等特种铜合金板带材、3000吨多晶硅晶体切割钢线、1400吨高温合金生产线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共投资30多亿元,建成后将形成60亿元左后的销售收入。这不仅为中色东方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也将使其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此外,中色东方还积极拓展相关领域的发展,其自主研制的射频超导腔用大晶粒铌片、单晶铌材等高纯超导铌材,性能满足了射频超导加速器核心部件的制造要求,成功进入欧洲自由电子激光项目,使公司成为国际四大合格超导材料供应商之一;自主研制的钽、铌、ITO、AZO等各类金属靶材和氧化物靶材生产线产品相继进入国际市场,已形成钽、铌、铍及其深加工产品等4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为神州飞船、探月工程等重大科学工程提供了重要的配套材料,受到国家和相关部委的表彰。
  人才是中色东方崛起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几十年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广纳人才、善用人才、培育人才、激励成才”的工作机制,为科技人员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为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中色东方工程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近40%,有29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200多名高级工程师;我国钽铌铍领域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家都集中在这里,他们承担了我国钽铌铍领域几乎所有的科研项目,90%以上的产品靠自主研发成果产业化而来。
  “在中色东方,只要有成长的意愿,公司就给平台、给空间,使每一位科研人员都有实现价值的机会。”何院士说。中色东方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资金,选派技术人员出国留学、进修、攻读学位,时刻掌握国际最新技术的动态和成果,使他们永远站在该领域的科技前沿。同时,公司还邀请大批国内外专家来企业讲学、交流,与国内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使一批批优秀技术人员迅速脱颖而出。
  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中色东方高度重视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科技工作的内涵和基础性作用。自1980年以来,集团公司年度科技研发投入均达到销售收入的3%~4%,并形成了以“产品性能及应用开发的基础研究、生产工艺稳定性研究、升级换代性工程化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及先进装备的开发研究”为基本内涵的科技创新工作方法与模式。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色东方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强劲的支撑作用。
  何院士最后说:“自主创新是推动中色东方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未来我们将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发展新材料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根本,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手段,提升科技综合实力,继续以自主创新,引领我国钽铌铍及相关新材料的未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