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牺牲前最后一份建议,被带到人民大会堂
“他是一位护边员,更是帕米尔高原上的英雄。”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伊宁托万克温村党支部书记木沙江·努尔墩回忆起勇救落水儿童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时动…
-
哪家国产OS能取代Windows?倪光南院士的答案是······
“统信UOS系统可以说是代表了目前我国PC端自研操作系统的最高水平,从底层兼容到交互界面,再到应用生态,都有了大幅提升。”一年多来,随着中美在经贸、科技、人文交流,以及涉港、涉台、涉疆等问题上的摩擦加剧,一些美国…
-
院士详解新基建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在国家创新体系里,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新的技术方向。一个“新”字,承载了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希望。全国人大…
-
新基建需要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存储”
杉岩数据CEO陈坚国家发改委对“新基建”的定义是: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涵盖了众…
-
周善红的“时代印记” ——从贫困户到扶贫人
周善红,江苏万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全国贫困村结对帮扶行动工作组副组长,福建省寿宁县下党村荣誉村长、富平县漫町村荣誉村长,兼任扬州市丁沟镇丁西村党支部副书记、扬州市郭村…
-
李兰娟院士周末的一天
5月16日,正值周末。当天下午4时30分许,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福建省晋江市医院12楼会议室,众人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团队两赴武汉,深入临床…
-
一段传奇成就“姚燕时代”——记2019年度建材行业十大新闻人物、第六届建材
引 子姚燕,建材乃至材料界熟悉的名字,在建材行业耕耘38年,担任中国建材集团总经理8年,担任中国建材总院院长19年。在国资委和集团的领导下,她任职期间,没有辜负领导和大家的信任。她对党忠诚,工作有思路、有热情、有奉…
-
石定寰:创新发展关键在软环境打造
从1973年进入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开始,直到2014年退休,40多年的科技工作经历,石定寰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推动火炬计划工作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
-
才大颖:品牌打造的最高阶路径是可交易化
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自己可以选择道路的时候。中国品牌的发展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在这条义无反顾的路上,只能前进,没有后退…
-
把星辰大海装进胸膛
张履谦湖南长沙人,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军委通信部、总参电信技术研究所、国防部五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科技集团任技术员、室主任、副所长、工程总设计师、科技委常委…
-
陈冀胜院士:以科学精神,筑防化坚盾
陈冀胜简介:药物化学与军事医学专家。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历任国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长,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长、院政治委员、总工程师。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子设计、有…
-
“科技小院”,蹚出绿色农业阳关道
张福锁院士农业是我们现代化的最后一块短板——这几乎是包括农业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的共识。如何补齐短板,实现绿色发展,创造另一个属于中国农业的奇迹?新春伊始,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