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从源头替代污染材料推动环保创新

屏幕截图 2024-04-22 152023.png屏幕截图 2024-04-22 151806.png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生态保护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的提案是《增强我国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从源头上用绿色材料替代污染材料》。

生态环境是国家关注的重要领域,也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环境治理的“持续性”。石碧对此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环保工作的稳步推进,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环境保护工作依旧要持续开展,而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把所有问题解决。”

石碧表示,虽然我国整体环境有好转,但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高、PM2.5超标、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石碧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还不够先进,环保科技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我所在的实验室就是做传统污染物治理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觉得,要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继续发力。”石碧是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他告诉记者,实验室一直致力于材料上的创新,以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据他回忆,二十年前的化工、轻工业都较少考虑环境污染问题,但当国家发现环境污染的严峻性并着手改善环境问题的时候,最终意识到还是要靠技术作为支撑。

在今年两会期间,石碧注意到“科技创新”这个词多次出现在各个会议中,“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中国最好的出路就是自立自强,包括环保科技领域的创新,是我们应该提前布局的。”

在石碧看来,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应该注重原创技术研发,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问题。“比如,我们制革行业还涉及重金属污染问题,虽然可以在某个环节把它治理好,但是如果我们有原创性技术,不用重金属,颠覆整个近代皮革生产技术,那么污染问题就能从源头上解决了。”石碧介绍,目前他的实验室正在探索用生物制造的方法做皮革,甚至是让皮革快速生长出来。

“目前,我们也正在对用竹子、秸秆等制造大宗结构材料进行试验,现在已有研究进展,但还没有达到工业化程度。”石碧认为,过程治理是被动的,源头替代则是我国可以发力的方向,开发和应用以生物质为原料的资源碳中和技术是一个出路,而他所在的实验室未来发展方向则是成为“生物质材料绿色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