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报道

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基础性、原创性研究

屏幕截图 2024-04-19 164148.png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药集团总工程师杨晓明提出“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基础性和原创性的研究,来弥补目前技术方面存在的一些‘卡脖子’问题”的建议。

杨晓明认为,过去20多年,我国在科技创新上,特别是在体系化建设方面,从药物的研发、生产、供应以及监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以新冠疫苗为例,在科研技术创新、关键工艺技术突破以及监管紧急审批机制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但是也要重视差距。”杨晓明说,在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应对方面,一些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平台方面的建设还需要加强。他指出,目前在疫苗的生产领域、细胞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选择可选用的细胞系比较少,对细胞系更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细胞机制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研发还不够。

另外,在关键试剂、关键检测仪器等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对此,杨晓明建议,在科研上做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来弥补这些短板:“建议能够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基础性和原创性的研究,使我们在应对新突发传染病方面,可以拥有更好的、更快的、更有效的手段。”

2023年12月20日,“新突发传染病新型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

中国生物总裁杨汇川在致辞中表示,疫苗事关健康中国、国家安全、国家发展三重国家战略,是应对新突发传染病不可替代的“国之重器”。全国重点实验室将以中国生物为依托,牢牢把握服务国家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定位,加快研制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快速应对新突发传染病的科技能力,充分发挥在国家和行业中的战略性引领支撑作用,助推我国疫苗原创技术和应用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3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为龙头、省级预防医学科学院和传染病医疗机构为骨干,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提升疾控科技研发与转化应用能力。支持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共享科技平台和资源。支持预防医学科学院提升公共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传染病防控研究核心基地,重点加强重大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防控策略措施、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等科研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