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企业科协2020第一期

疫情之下: 绿平台背后的企业“复活”之路

2月3日,正月初十,武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封城后的第十一天,也是A股新年后第一个交易日。黑天鹅扇动的翅膀,让资本市场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一周之前,国务院下发通知,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

春节长假第一次被延期。但实际上,2月3日,全国很多省市的企业都未能复工。不仅有湖北省,还有上海、广东、重庆、山东、安徽、福建、云南、江西……

疫情围困湖北,继而蔓延全国,各地都采取紧急防控,中断的交通、隔绝的人流,让习惯了7天假期打个盹的人们有些不适应,但更多的是可以继续休息的“闲适”。


2月4日,立春。

没有多少人关注到当时的天气,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猫在家里,户外的冷暖与人们似乎突然失去了关联。

在中国科协企业科协工作交流群中,人们开始探讨企业即将要面对的问题。在连续关注了10多天疫情信息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这场疫情在给人们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的同时,对经济发展、企业经营肯定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作为企业创新的前沿服务机构,他们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企业的严冬要来了。

此时很多的企业主,正在满怀希望等待复工的通知,很多人只是把延期的法定假日当做一次“花絮”,虽然每一位企业负责人或多或少为企业发展的困境有过心理准备,“共克时艰”这个词语的出现和风靡也是每一次经济困局时越过坎坷的最好印证。 但是现在,当这场波及全国范围内的灾难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其实大多数人对此都毫无准备。

在被称为“绿平台”的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始筹划如何帮助企业应对目前的危机。

这是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里与企业发展最密切相关的部门之一,主要负责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同时开展与企业相关的技术创新、信息应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教育等服务活动。在此前的10天时间里,他们主导的绿平台紧急展开应急科普和抗疫专题工作,在大量的信息资讯之后,他们开始对工作重点进行调整,目光从个体的“以人为本”延伸到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之急”。

绿平台汇聚了超过1万家的企业科协组织,面对着大量的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他们曾力求通过3000多万条专利信息、27万多条政策信息和超过20万台仪器设备信息,打通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上下游的“信息孤岛”效应影响。

“绿平台”服务的对象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虽然不大,地位却不容小觑。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共有中小微企业1807万家,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吸纳就业人员23300.4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79.4%;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88.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的68.2%。但疫情来袭,中小企业却俨然成了最难过的市场主体。

“非常时期,中小企业当前普遍面临流动资金短缺、恢复生产困难、人力和生产成本剧增,协同创新发展受限等诸多难题,需要我们主动作为,精准服务”,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苏小军说。

企业复工,恢复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对于国家来说,有序推进企业复工,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增速降到了6%左右,如果这一次疫情对GDP影响为1%,相对于6%左右的增速,增长率会被影响的幅度将达到15%到20%。

长期停工已经造成许多企业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有很多企业因此下调全年经营目标20%~30%。来自清华、北大的联合调研数据说,34%的中小企业账上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撰文称,就怕疫情没有了,工厂也没有了,社会失去了造血的机器,这比起疫情本身更可怕。

中小企业能否生存,已经不仅关乎其自身,若是放任深陷泥泞的中小企业不管,后果必将极其严重。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现在要准确预测今年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为时尚早。但政府与企业无疑都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2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指导企业做好疫情筛查工作,错峰复工。

2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务院强调了抗击疫情前线和经济发展前线互为支撑、缺一不可的重要作用。鼓励依据疫情发展情况制定复工政策。

2月17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称,浙江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已从原先的疫情防控为主,转变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  

同日,江西取消因疫情防控对各类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的批复手续,复工复产改为报备制。

2月18日,国务院对企业送出大礼包 :除湖北外各省份,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使企业恢复生产后有一个缓冲期。同时强调,加快落实已出台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

宛若及时雨一般的政策,让无数中小企业欣慰。与之相应的,就在当天,中国科协助力企业(园区)复工疫情防控系统也在“绿平台”上正式上线,部署园区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系统,为园区企业安全复产、疫情排摸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实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信息共享、数据统计,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快速排查、精准上报等服务。

中小微企业犹如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支撑起机体运转同时解决着数亿人的就业。

疫情之初,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遭遇伤情颇为明显,他们因为人们的“举步维艰”而变的举步维艰。但是不管酒店、旅游、餐饮还是快递、外卖、家政,暂时性的人员流动限制,演变为所有行业企业的举步维艰。

除了复工疫情防控系统,绿平台联系了一批优质服务机构,并邀请这些机构上线绿平台,开设店铺、上传服务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恢复效能的创新服务。

黑龙江省科协向全省基层科协组织发出的《加快推进“绿平台”共建共享服务抗疫大局、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通知中指出,“作为‘智慧科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平台’具有连通科技服务供需的媒介、汇聚创新要素的资源库、校准创新方向的智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四大功能”,认为“积极参与并加快推进‘绿平台’在本省区域内的共建共享,是服务全省抗疫情、促发展大局的务实之举”。

中国科协助力企业(园区)复工疫情防控平台陆续应用于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无锡天安智慧城等园区,实现了“一人一码,轨迹明晰,自动预警,数据统计”。平台在江西、辽宁、广东等十余个省份、三十多家园区及企业,每日不断收集全国各地园区及企业单位提出的使用需求。

在使用绿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省份地区中,吉林全省科协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绿平台线上资源和服务,激发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助力科学防疫和有序复工复产;浙江省科协充分依托绿平台和浙江省科协“We+抗疫暖企云服务平台”,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服务高质量发展。两个省与绿平台的联动抗疫消息被“学习强国”转载。

中国科协助力企业(园区)复工疫情防控系统上线后的一周,绿平台的点击量达到2020年以来周均访问量新高。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就摆在每一家企业面前。春节假期让每位企业负责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无论是在变化的规模、速度还是迅猛程度上,都与过去根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这场疫情,也提前暴露了很多企业的缺点和短板,对企业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思考也被倒逼前置。

一些企业的信息源源不断汇聚到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包括阿里、百度、美团等大型知名企业都成立了科协组织,他们和中国科协的联系愈来愈紧密。

来自阿里的消息说由阿里云提供技术支持的“疫情信息采集系统”覆盖浙江省11个地市卫健委、90个区县卫健局、上千个基层防控工作小组;而美团也逆势而上,数十万外卖骑手成为疫情中城市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

诚如一枚硬币有其两面,疫情除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之外,还促成人类的自省,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带来新的机遇——就像当年的非典,催生了电商的现象级崛起,并带动了移动支付、快递、外卖等一众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与科技近二十年的发展带来了太多不一样的东西,很多企业的购销渠道被迫尝试各种电商平台,购物需求激发的电商平台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实体店的销量,数字化的销售网络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另外一份生存选择。

疫情已经从最初的快速发展,变为缓慢增长,部分地区已经连续零增加的可喜局面。

链接企业用户和专业代理人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权大师免费为绿平台用户开放了商标大数据产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远程解决方案。江苏一家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曾长期在绿平台使用找设备服务进行样品检测。疫情期间,原有各项业务均不同程度地受阻,他们及时改变策略,通过知识产权积累来申报一些大型项目,短时间内得到了妥善处理和解决。

与绿平台的复工疫情防控平台一样,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发力,研发了大量助产复工的辅助软件工具。企业微信、华为旗下的WeLink、阿里钉钉、石墨文档等至少17家云协同办公厂商免费开放了部分能力,包括音视频会议、协同办公、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

节后远程办公第一天,用户还遭遇了比卡顿更糟糕的用户体验,钉钉“崩溃” 、企业微信 “断片”,成了许多媒体的头条新闻。人们从未见过如此澎湃的流量洪峰。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新春复工期间,中国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共计超过3亿用户使用远程办公应用。

但是与互联网企业或软件研发者的数字化产业不同,对于产业数字化,许多企业刚刚初窥门径。

疫情压在不同企业身上,所产生的问题不尽相同。企业的困局,也不仅仅是无法开业和如何开业那么简单。

互联网技术的远程办公、工作协同、业务管控可以解决企业办公和协同,但是对于大部分制造加工型企业来说,仍旧为单一中心企业。

疫情虽然多年一遇,我们也坚信可以被有效控制,但是在部分企业即使已经将业务覆盖全球的同时,管理架构,仍旧处于较为简单直接的现场管理体系。他们没有远程办公的业务储备和数字化管理体系设计,虽然互联网公司纷纷提供了业务支撑平台,但是企业由于没有前期的任何管理储备,导致仍旧采用电话+微信的传统沟通方式,协同效率低下;甚至由于信息流过多,没有系统化支撑的管理体系,业务的混乱随时出现。

必须承认,尽管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数字技术也比以往有了明显提升,但相关企业的核心发展思路依然是追求快速增长的用户数量,以互联网营销思维、流量思维、平台思维推动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在企业管理运行层面,绝大多数主体仍处于数字经济的感知阶段而非行动阶段,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数据链尚未得到良好的构建,内部数据资源较为零散,外部数据融合度同样不高。

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大层面的经济运作还是到极其毛细层面的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发展,都只看到了上升的机会和抓住的风口,而缺失了对大灾大难大危机出现的重视与准备。

现在,大家被困在了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里。


2月19日,雨水,又是一个节气。

古语注释说东风解冻,散而为雨。仅从数据看,可以说疫情大的风险期已经过去,复工复产已经成为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的经济主旋律。

复工之后的企业,很多人对于网上办公有了新的认识,也开始谋划自己的布局。企业管理的递进,并不是工具的升级,而是管理和制度能力的提升。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内部全员协同,将很多对企业的服务搬到了绿平台上。科技信息应用处为绿平台提供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防疫专利的信息库支撑;创新发展研究处以绿平台为载体推动“抗疫情,化危机企业微课堂”;他们与科界、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地方科协、全国学会等单位部门的紧密联动,充分发挥网上平台互联网+的作用。

理论上讲,数字经济应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的内容,前者为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后者才是数字经济的最终目的。这便意味着后者要比前者更具意义。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到要“大力推广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平台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和数字化管理,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2月23日,中国科协在疫情发生之后给全国的9100万科技工作者发出第三次倡议,明确提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和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能力,在解决实际难题中彰显科技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成就科技价值”。

每个人都在等一个春天,每个企业、商家都在尽力寻找一个可以钻出围城的缝隙,一系列政策扶持和部门企业的扶助,在这些小微企业身上体现了最细化的感受。

短期来看,企业需要梳理自身的业务架构,重新建立渠道和供应的链接方式,保证外部协同。也需要增加员工的跨空间和时间的工作支持能力,保证员工能更加有效地处理工作而不是更快地赶回现场。

长期来看,需要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管理平台,对企业进行业务彻底云化,数字化产线和智能化产线的转型也势在必行。将非一线员工的异地办公和协同变为常态化,同商业伙伴一起解决沟通和交流问题,需要打破原有的部门层级管理体系,而变为条块的业务线管理模式,缺岗不断事,缺人不断线,成为新的管理课题。

或许,这就是此次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难得契机。主观意识的提升,加上国家政策引导与巨头的技术扶持,在前方等待中小企业的,应该不全是坏事。

正如2003年的非典一样,疫情形势与各色类型的扶持,正在推动社会产业重构的新迹象。或者说,某些变革会发生的更快更坚决。这是“绿平台”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机会,也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机会。

 每一年都有新风口产生也有旧事物消亡,但这次遇到的情形前所未见,人们琢磨起死回生,更奢望反败为胜。

冬天的雪融了,春天总会有新芽生发。


责任编辑|李曼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