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高端访谈

破立并举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屏幕截图 2024-03-18 151332.png







                                  

                                   才让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才让,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科技型中央企业曾经的掌门人,才让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立身之本,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带领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从央企掌门人位置退下来后,才让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合作与对外联络专委会委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十届国际合作与对外联络专委会委员。在科技领域深耕不辍的才让,对科技创新有着深邃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本刊就此对才让进行了采访。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仍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在您看来,应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

才让:从1985年第一次全面启动科技体制改革后,我国的历次科技体制改革都着眼于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随着科技发展,我国的科技队伍增加、科研投入加大、科技产出比例和效率均在逐年提高,总量相当可观,科技进步非常明显。对于如何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到,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新组建的中央科技委员会已经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该部门可以统筹和协调各个方面力量,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结合我的工作经历,我认为推动科技创新既要“破”又要“立”,“破立并举”才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前,我们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是“容忍失败、鼓励创新”,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考核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对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的评价,却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有所相悖。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师傅教什么,徒弟就学什么,长此以往,徒弟如果自己不学会独立思考,有可能会制约其对原创性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

在新兴领域,我们只靠学习国外,应用别人的技术,路是走不通的。我们要特别关注原创技术、颠覆性技术、黑马技术的培育,重视基础研究,破解“卡脖子”难题。科技工作者应该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对于颠覆性的创新人才,建议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与奖励。

当下“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依旧存在,科学研究恰恰需要摒弃浮躁和功利,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寂寞,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有很多科学家一辈子搞科研,不计名利、不计代价,以毕生精力刻苦攻关,最后取得了不起的成果。只有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发展才能有不竭的动力。


记者:您在担任中国钢研党委书记、董事长时曾说过,中国钢研始终把创新作为立身之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作为科技型企业曾经的掌门人和中国科协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委会委员,您认为,对于科技型企业,尤其是面向国家需要,研发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企、央企,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

才让:企业一般都会重视销售收入、利润、利税贡献,如果再看深一些,无论是国有企业、央企,还是民企,在企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真正起作用的是科技创新、持续变革。一家企业,没有自己的科技实力、科技内涵、科技竞争力或者说核心竞争力,难以长期存在于社会之中。

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十分发达,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在逐渐缩减。过去一个产品,多年一贯制,比如一辆老牌子的汽车,从生产制造出来到最后退出历史舞台,有五六十年的时间。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切换,要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只靠原来的技术、产品和体系,达到基业长青,几乎是做不到的,必须有新东西,必须走科技创新这条路。科技型企业更是如此,这是立身之本。

尤其是大企业,整个体系要切换,如果没有自身的科技积累,没有迭代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难以长久发展。技术在发展,产品在变化,生产线包括工程体系都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切换,相互适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力发生变化的时候,生产关系必须调整才能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所以,无论是国企、央企,还是有进取心的民营企业,都需要重视科技创新与变革发展,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记者: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您认为,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才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意见》,这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来说,给了他们信心和方向。民营企业解决就业,拾遗补阙,发挥机智和灵活的特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贡献。《意见》也特别讲到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很多都是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有它的不足,资源的获取和调配能力比不上国企、央企,但是在创新制度的设计上,民营企业显然更灵活,对新技术的敏感性更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更快。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强的优势,新技术的引进和市场化的转化速度快,过程环节少,不会让技术贬值。体系内的企业,可能会经过很长的链条和环节,当市场开始变化时,技术上的优势也就不再具备。相比而言,在捕捉新项目、新机会方面,民营企业有一定优势。

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持续性创新,大企业有优势,体系也完整,不断迭代,不断演进,比如从产品1到产品2,不断升级,1.0、2.0、3.0,这是大企业的强项;另一种是颠覆性创新,往往大企业难以很快进行决策和组织力量,反应速度不如民营企业快,所以很多的新技术、新灵感,往往在民营企业被接受、被吸纳,实施突破。这也是为什么百度、阿里、腾讯三家BAT巨头公司迅速把新技术开发出来的原因。如果把两种创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促进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而且对我们国家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都会大有裨益。


记者: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但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全球成果转化都存在“死亡谷”。您认为,科技成果到实际应用的“死亡谷”应该如何跨越?

才让: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不一,我们要认识科学技术自身的规律,不能说所有的成果都必须转化。技术的形成,要在科学原理中找规律、找启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直接转化成科技生产力吗?可能不行,但是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工程师可以把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比如核能的利用。所以我们要认识规律,有些成果是原理性、规律性的,本身就不应该转化。一味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还需要再慎重一些。“死亡谷”应该尽可能平缓一些,100%转化并不现实。

我认为创新必须是链环式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比如,一个人既是大科学家,在基础研究上很牛,又是转化的能手,还是非常杰出的企业家,这样的人肯定是凤毛麟角。术业有专攻,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有中介机构,各司其职,各环节打通,接续起来,形成链环,一环扣一环,进行接力式的创新,效率会高一些,“死亡谷”现象也会改观。另外,我建议政府合理发挥作用,基础研究要支持,多给予引导,多出台鼓励性政策和措施,后期成果转化可以交给市场,交给社会化的机构来完成。


记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党和国家对科技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您在中国钢研时也出台过支持科技人才成长的诸多措施。您认为,企业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需要采取哪些举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才让:从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来讲,老中青都非常重要。没有资历深的科学家指引方向、组织资源,有的时候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平台和范围就会大为压缩。中年科技人才是有生力量,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企业要做到基业长青、常盛不衰,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很重要。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不调动、不发挥,短期内对企业的影响可能不太明显,长此以往,企业生长的动力和活力就会不足。

如果论资排辈,年轻人可能长时间没有出头之日。不给阳光和土壤,禾苗就长不起来,所以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和经费,以及特殊的环境,我觉得前一段时间“双创”的体制,借鉴了不少。从大的体系里开辟出一个特区来,给予特殊的政策、相应的资源,准许青年科技工作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搞科研、做转化。能出成果是最好的,失败了也无伤大雅,积累经验,为日后的科技创新作出贡献奠定基础,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