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志

奔波二十年 不改报国心

甘银波在英国York大学生物系前留影 

  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是植物科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之一,发挥着类似小白鼠和果蝇在动物遗传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因其生活力强、生命周期短、全基因组已被成功测序等优点,是进行植物遗传学研究的优势材料。利用拟南芥作为模式植物进行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拥有一大批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优秀学者,在拟南芥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2011年4月,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银波教授关于拟南芥研究的最新成果发表在美国生命科学领域著名刊物《The Plant Cell》中,该成果揭示了一个调控子叶增大的关键功能基因SPT与DELLA蛋白交叉调控,可抑制植物的过度生长。同时SPT和DALLA间作用依赖于自然环境中的光信号质量。这项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了解植物幼苗生长与环境特别是与光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甘银波自1999年开始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至今已有13年时间。从1989年到2009年将近20年时间中,他不断奔波在泰国、荷兰、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之间,先后于泰国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泰国清迈大学、荷兰Groningen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Lancaster大学、英国York大学求学及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期间获得荷兰Groningen大学博士学位,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农业分子生物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他本来有很多机会可以留在国外发展,无论是待遇还是研究条件,都非常优越,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国工作。当被问到如此选择的原因,他给出了这样回答:“虽然我在国外发表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工作稳定,工作也很出色,但总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和成就感。国家公派我到国外学习、培养我这么多年,学成后也该回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回报祖国,推动我国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我想这也是广大海外学子共同的心声。”
  在拟南芥植物激素调控表皮细胞研究领域,他带领课题组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并克隆了通过赤霉素调节和控制植物地上部分,特别是茎上分支表皮毛的GIS基因和由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共同调节控制植物花上表皮毛的GIS2基因,以及控制植物茎上叶片表皮毛的ZFP8基因;克隆通过整合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信号控制植物茎上叶片表皮毛及通过细胞分裂素和乙烯调控拟南芥根毛细胞形成的关键基因ZFP5。这些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植物激素通过GIS家族基因(GIS 、GIS2 、ZFP5 、ZFP8)控制表皮毛细胞及根毛形成的分子作用机制,率先在世界上建立了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通过GIS调控植物表皮毛形成的分子模型,奠定了在植物激素控制表皮毛和根毛细胞形成和发育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这些研究成果,以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植物学和生物学顶级刊物《The Plant Cell》、《Development》、《Plant Journal》和《Plant Physiology》上。由于植物的根毛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植物表皮毛合成的代谢物质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烟草、牙膏及化妆品中,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经济应用价值。
  在拟南芥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绩,使甘银波教授获得了诸多奖励和荣誉,2003年入选美国最权威的马奎斯科学与工程名人录;2006年,作为英国York大学生物系农产品研发中心的主要科研人员之一,获得英国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项—英国女王年度科学教育奖,2009年3月,应邀担任国际刊物《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的编委。负责审理作物改良 (Crop Improvement) 领域的论文稿。面对着这些荣誉,他却并不倨傲,“荣誉和奖励是对以往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拟南芥研究前景广阔,需要像他这样的研究者共同努力,揭示更多的生命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