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第一看点

提升科学素质,共建繁荣世界——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

9月19日—20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

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由中国科协2018年发起,已成功举办4届。大会致力于搭建科学传播领域全球性、综合性、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构建有效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弥合科学素质鸿沟,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已累计有100多个国别或国际科技组织、3000余名科学素质领域工作者参会,聚焦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疫情应对、绿色家园建设等主题,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合作。

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以“提升科学素质,共建繁荣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为主题,围绕科学素质赋能现代化,增进人民福祉开展研讨交流,强化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持续促进开放、信任、合作,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常进、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伟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致辞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表示,科学素质提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加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理应成为各国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坚定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的决心,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促进全球现代化贡献力量。万钢提出,要深化共识,突出科学素质建设的人民性;要促进共享,增进科学素质建设的普惠性;要加强合作,提升科学素质建设的持续性。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科学部门
科学政策与能力建设司司长胡少锋作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科学政策与能力建设司司长胡少锋在题为《让科学走出实验室:分享、普及与公众参与》的主旨演讲中,分析了科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其作为公共产品和基本人权必须由政府、科学界、教育机构和媒体等各方努力在公众中予以普及。报告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部分国家在科学素养、科学普及方面遇到的挑战,探索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公民科学的概念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更密切的交流,使人们增强对科学的信任,并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科学带来的生活改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在题为《培养学生基于实证的世界观》的主旨演讲中表示,科学素养的坚实基础将服务于个人、经济体以及国家的希望,它们将改善和挽救许多生命,是社会对人民和未来的一项巨额投资。


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研究员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在题为《面向现代化的青少年科学素质养成》的主旨报告中表示,科学教育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类课程一样,都是一种养成性教育,教会孩子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搭建科学、技术、社会、人文、艺术全方位和多视角的知识体系,培育适宜未来科技精英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中国科学教育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以色列工程师、建筑师和技术科学毕业生协会董事会主席埃胡德·梅尼帕兹在题为《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挑战》的主旨报告中表示,随着我们走进21世纪中叶,广泛应用的数字技术,例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量子计算等,已经影响到了国家的生态系统。此外,年轻人已经准备好应对多变的生态系统,并利用这一系统来达成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发展目标。

据悉,本次会议还举办了两场高峰论坛以及8场专题论坛等活动,来自13个国际组织、28个国家的科技组织和机构的700余位中外代表参加本次大会。

责编/柯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