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寻秦技·城事

朱鹮之乡--绿水青山画卷 稻香鱼肥丰年

捕获.PNG

汉中市洋县马畅镇一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洋县发现了全球仅存的7只朱鹮,让世人知道了这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的“世外桃源”,而此地也一度因朱鹮而蜚声海内外。

近年来,洋县因种植黑米、香米等有机农产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实现生态保护与粮食增收共同发展而登上央视新闻频道,让人们再次感受到青山绿水带来的意外之喜。

自1981年洋县发现朱鹮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探索着双赢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洋县坚持绿色循环、提质增效总基调,优化产业结构,精心包装策划项目,围绕“有机、现代材料、生态文旅、康养服务”四大产业,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于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洋县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紧抓汉中市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机遇,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来抓,奋力打造“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产业格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洋县马畅镇是老英雄张富清的家乡,这里有目前汉中市单体面积最大的稻渔综合种养区。在郁郁葱葱的秦岭南麓,万亩良田里既种植水稻,又养殖鲈鱼等水产品。鲈鱼以水稻中的害虫为食,其排泄物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这种生态循环农业便是稻渔综合种养,也是马畅镇探索出的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虽然是千百年已劳作习惯的作物,但养殖形态的改变,却离不开技术的支撑。马畅镇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总投资8500万元的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园。该产业园试验示范稻田鲈鱼养殖技术,探索了工程设计、水稻栽培、茬口衔接、投饲管理、水质调控等配套方式。相关部门在稻渔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研发、水产品良种选育繁育、稻渔水稻品种选择、病虫害绿色防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抓紧制订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攻关。

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智慧渔业专家服务团,赴马畅镇稻渔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培训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助力企业渔业发展。专家们现场讲解工厂化循环水智能养殖系统,给出解决方案,并针对企业实际技术需求,开展了现场咨询服务。

专家服务团带来的人工智能水产养殖技术及系统,不仅能够监测水质参数、控制设备,还能自动分析数据,及时给养殖户提供改进方案。此外,与传统的人工定时投喂不同,该系统可以设置智能投喂策略,有利于生产过程精准化,对养殖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水产养殖模式下,无论是投喂饵料,还是调节养殖场水质,管理者都能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上完成,将养殖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品质。

“这种种养模式有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优点。在保证粮食产量、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了‘千斤粮、百斤鱼、万元钱’的经济效益,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马畅镇镇长李蓉对记者介绍说:“全镇已发展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带动200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目前马场镇采用稻渔生态有机种养技术,已经成功突破稻田养殖鲈鱼技术难题,今年除鲈鱼外,探索开展乌鳢、鳜鱼、澳洲龙虾等特色水生动物稻田综合种养。

短短几年间,马畅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稻渔小镇”,并形成了“平川蔬菜有机稻,丘陵柑橘种养殖,山区药材食用菌”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产业强镇示范镇”,2021年被列入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为了加快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洋县县委、县政府以马畅镇、谢村镇、磨子桥镇、黄安镇、龙亭镇、洋州办、纸坊办等镇(办)稻渔综合种养适宜区为重点,按照模式新颖、稳产高效、标准规范的要求,加快创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稻渔特色小镇、示范基地、美丽渔村、田园综合体等典型样板。经过对有基础、有意愿、适宜建设的镇办、村实地调研和征求意见,及时将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镇办、村,确保了产业发展有人抓、工作推进可落实。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截至2022年底,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已达8.4万余亩,形成13种种养模式,覆盖全市11个县区,惠及农户8万余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借助技术的力量,让当地群众吃上“绿色饭”,让生态效益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新时代的绿色之城真正踏上了一条产业多元、绿富共赢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