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寻秦技·城事

绿色之城

捕获.PNG

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中这个名字开始出现于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取六百里之地,置汉中郡;这里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

近年来,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汉中不断为产业“植入”科技元素,提升产业一线“含绿量”,持续促进“绿色颜值”转换为“金色产值”,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和企业发展。

汉中市坚定走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自2023年以来,汉中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取得了杰出成绩,连续16个月稳居全省榜首,为经济大盘的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汉中市在加快发展步伐、追求绿色循环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通过坚持走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之路,汉中市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包括加大绿色产业投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汉中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为打造宜居宜业新汉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汉中市率先融入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自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汉中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建立起通道和引资机制,推动科创资源高效对接和成果转化。2021年,汉中市在秦创原监测指标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二。汉中(飞地)科创中心通过与高校合作,整理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和重点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批科技成果,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汉中市推行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工程,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他们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投资方向,力争对上引资、对外招商、对内融资,精准规划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其中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项目254个、“3552”现代产业体系项目315个、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6个以及陕南交通旅游项目458个。这些项目的总投资已突破万亿元。汉中市紧密结合“13469”发展规划和总体部署,深入挖掘潜力,注重打造基础设施,增加长远效益和后续动力的优质项目。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成为陕西省第5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超过千亿元的设区市,项目数量、质量和规模实现了全面提升。

汉中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技智库作用,注重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建立市科协智库,收录全市各类专家人才826名。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科技调研,择优形成《科技工作者建议》呈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单位,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科协还实施“科创筑梦 助推双减”计划,组织参加陕西省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67名个人、4个校园科技社团斩获奖项。举办第27届少儿科幻绘画展评和汉中市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选拔77名高中生参加高校科学营,开展“不一样的夏天”征文展示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好奇心。组织163名科技辅导员参与全省线上培训,提升了科技辅导员的业务能力。

青山绿水的美丽乡村是绿色之城汉中的最大特色。汉中市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视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目前,全市天麻种植面积达9.67万亩,年产鲜天麻12.76万吨,形成了“全国天麻看汉中”的产业规模优势。当地科协实施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工程,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建成5个省级农业专家服务站,开展“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带头人”评选表彰活动,立项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产业专家站、农村科普学校。

目标既定,汉中市在绿色循环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和努力,政府实施一系列技术创新项目,推动钢铁产业向绿色化、循环化和高端化发展。此外,汉中市紧跟国家的“双碳”目标,积极布局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新赛道,在西乡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了年产1吉瓦光伏组件智能化生产线,已经投产并可年产500兆瓦太阳能光伏组件。随着华电光伏电站等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的建成和投入运营,汉中市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全市的光伏发电量近2亿千瓦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16万吨。预计到2024年底,汉中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00万千瓦,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汉中市紧紧围绕汉中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和“一带一廊一轴”功能布局,积极融入“大西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了战略协议。汉中市还与秦创原总窗口对接,打造创新驱动新高地,并与科研院所精准对接,促成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汉中工作站挂牌成立。此外,为了推动该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航空智慧新城建设,汉中市积极争取资源,在招商对接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作用。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建立并运营了离岸孵化器,为汉中市推荐了许多优质项目,加速了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为陕西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