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创中国

科创中国·成果

捕获.PNG

“云科粳1号”创糯稻两项高产纪录

近日,在云南永胜县顺州镇的高寒糯稻种植区,云南省作物学会邀请相关专家,对“云科粳1号”的百亩示范样板进行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最高亩产为806.03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722.85公斤,分别创下我国高寒地区糯稻种植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产量高产纪录。

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随机选取好、中、差3个具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最高亩产806.03公斤,最低亩产647.14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722.85公斤。根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最高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亩产分别为我国高寒地区糯稻种植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产量的最新高产纪录。


捕获.PNG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完成系统集成

11月13日,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经过4年的建设完成系统集成,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是由313台直径6米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由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6月完成系统联调联试,进入试运行阶段,全面投入科学研究。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建成后能够实时监测地球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太阳,监测太阳射电耀斑,跟踪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形成、演化和进入行星际的全过程,并将在脉冲星搜索等夜天文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哈工程潜空跨介质航行器试飞成功

11月5日,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消息,由该校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的两架名为“长弓1号”和“长弓2号”的潜空跨介质航行器近日在黑龙江省五常市龙凤山水库试飞成功。

两架潜空跨介质航行器,负重1千克,潜深100米,分别采用固定翼和折叠翼结构,不仅能实现入水后机臂折叠、出水前机臂展开,在空气和水里自由穿越,还能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机与数传电台,完成大气边界层与海洋边界层的界面观测。

据悉,在设计之初,团队对多旋翼、倾转旋翼、固定翼等构型方案的任务能力、应用前景、技术可行性等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最终确定了固定翼飞行构型方案,固定翼相比其他结构,在介质跨越过程中用时更短,但研发难度更大。为了提高跨介质能力,团队特别为“长弓2号”设计了折叠翼,其折叠结构更迭了9版之多。最终,“长弓2号”在试飞中整体出水,展开机翼,成功起飞,全程不到6秒。



时速160公里客车技术实现国际输出

11月3日,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我国出口巴基斯坦首批46辆宽轨客车和169箱备品备件,在天津港码头全部装载上货轮,发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这是我国时速160公里客车技术首次实现国际输出。

出口巴基斯坦宽轨客车设计时速160公里,以全新理念设计,采用1676毫米宽轨转向架、轻量化车身结构,充分考虑巴基斯坦铁路实际运营需求,实现大载客量和小轴重的完美结合。车辆内饰选用环保、轻质材料,座椅、扶手杆等采用人体工程学结构设计,显著提升旅客乘车舒适性。



广西南宁首条智能盲道斑马线启用

日前广西南宁启用首条智能盲道斑马线,同步配套智能助盲指引系统,通过智能设备,感知视障人士的过街需求,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停车礼让,改善视障人士出行体验。

据南宁交警部门介绍,盲道斑马线两端安装有射频识别设备,当佩戴有芯片手环的视障人士过街时,设备可以精准识别,激活智能指引系统,LED显示屏上出现“行人过街,请文明礼让”的字幕,警示灯闪烁示警,播放语音提示,提醒过往车辆减速礼让。夜间视障人士过街时,斑马线两端的激光预警设备还会发射红色光幕至行人腿上,增强机动车驾驶人对斑马线上过街行人的视认性,极大提升交通安全系数。



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图发布

10月31日,山东大学牵头完成的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对外公布。该图将月球表面物质划分为月海岩石、非月海岩石与特殊岩石三大类,共计表达了17种岩石类型,其中5类月海玄武岩(共包含923个熔岩流单元),7类非月海岩石(共包含1210个岩性单元与434个岩性露头)和5类特殊岩石露头(共包含115个岩性单元与779个岩性露头)。该研究成果于10月31日发表于国际综合性期刊《科学通报》。

据了解,该图是当前月球表面物质成分分布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表达,可以作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任务规划、采样返回目标区域选择的基础资料,也能为未来开展其他岩石质类地行星编图提供参考。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分为中英文版,将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公开发行纸质版和电子版。



捕获.PNG

空间站建造阶段长七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11月12日10时03分,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托举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随后,飞船与火箭分离,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后,长七火箭首次发送“太空快递”,也意味着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长七型号发射任务圆满收官。该型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

据了解,自2017年执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起,长七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五度携手,火箭总体技术状态逐渐趋于稳定,测发周期也由最初的42天逐步缩减到27天,但研制团队以“打一发进步一发”为目标,从未停下追求改进的脚步。

今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全年共实施6次飞行任务,包括发射空间站问天舱和梦天舱、两艘天舟货运飞船、两艘神舟载人飞船。截至目前,已完成5次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随着空间站转入长期在轨运营阶段,未来几年,长七火箭将保持每年2次的发射频率,为空间站天地物资运输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