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大国脊梁

曹 湘 洪 思考未来 追求高标准目标

屏幕截图 2023-03-09 150212.png

屏幕截图 2023-03-09 150245.png

2015年4月本刊报道曹湘洪的时候,他正因为纪录片《穹顶之下》而处于风口浪尖,作为国家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这位70岁的院士瞬间被暴露在镁光灯下,人们把阻止油品升级而致使环境污染的标签贴在他的身上,但人们忽略了他长久以来进行环保科普,甚至主动披露部分炼油企业添加锰剂牟利致油品变差,进而对大气环境形成危害、影响人体健康的行业黑幕。

“科技创新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事情,而是要考虑像中国石化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面对未来应该怎么发展、如何推进的大计。”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基层技术人员到国内知名的石油化工专家,“思考未来”,是曹湘洪最常用的词汇,也是一位院士的执着与才智,在他心底,未来,才是技术最高标准的追求和目标。

1945年,曹湘洪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于门桥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始终是同学眼中当之无愧的“学霸”。高中毕业的时候,曹湘洪真正开始对石化专业产生兴趣,他报考大学时把专业目标锁定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最后如愿以偿被南京化工学院录取。1970年,曹湘洪大学毕业,在解放军农场经历了两年劳动锻炼后,从南京直上北京,到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橡胶厂,开始了人生新阶段的拼搏。

1994年,在曹湘洪等人的决策组织下,燕山石化在中国石化内部率先完成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改扩建到45万吨的技术改造。当时燕山石化工艺流程、技术选择以及设备引进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公司内部也因此不可避免地山现了多种声音。负责公司技术管理的曹湘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将自己“困”在办公室,仔细阅读各种图纸资料;泡在现场详细了解装置现状,研究乙烯配套装置技术改造的具体方案和优化工艺流程。

燕山石化乙烯项目的改造成功,为中国石化第一轮乙烯改造“蹚出了一条新路”。随后,中国石化先后对大庆、扬了、齐鲁、茂名等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进行了改造,走出了一条“少投人、多产出、适时投人、快速产出”的乙烯发展道路。

从技术人员到专题组长,到中心试验室主管技术研发的副主任,再到燕山石化副总经理,1997年,52岁的曹湘洪依靠专业的工作技能和认真地工作态度,成为燕山石化的“一把手”。曹湘洪开始考虑将年产45万吨乙烯装置改造为年产71万吨的计划。事实上,这个计划在专业人员来看堪称“冒险”:在原装备上进行改造,对工艺的合理性、装置的安全性等都要做出科学准确地判断,这对曹湘洪而言无疑是又一次巨大的考验。

经过上下同心协力,历经32个月的奋斗,燕山石化的乙烯第二轮改造项目即告成功。该项目目标原定为年产71万吨乙烯装置,最后生产能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年产80万吨。而且由于大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乙烯装置能耗下降了15%左右,产品物耗也有明显降低。

曹湘洪和他同事们的努力又一次带给了人们巨大的惊喜。随后,国内其他同行企业也开始各自的乙烯技术改造工程。

1999年,曹湘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翌年,身为院士的曹湘洪进入中石化总部,成为主管科技工厂工作的副总裁。

当时,我国汽柴油开始启动质量升级的进程,但汽油调和组分中主要是催化裂化汽油,根据汽油质量新标准的需求,需要大幅度降低催化汽油中烯烃含量。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了一种叫MIP的催化汽油降烯生产技术,当时这项技术仅在每小时加工10公斤进料小型试验装置上取得了成功。为加快MIP技术的开发进度,曹湘洪提出直接进行工业试验,多次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和风险分析后,最终决定对高桥石化年产14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改造后开展实验。

一下子放大1.75万倍!他对参与工程放大设计和试验的同志说:“这次试验成功了,成绩是你们的;不成功,责任由我承担。”在工业试验开始的前一天,他还在凌晨1点赶到高桥石化,鼓励大家,并要求参加现场试验的技术人员认真执行实验方案。

最终,MIP催化裂化新技术工业放大工程圆满成功,很快在国内炼油企业推广应用。

工作岗位的变化,让这位信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人,将日光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在他的组织下,中国石化的科技和信息工作走上了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