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大国脊梁

郭 光 灿 开启量子之光

屏幕截图 2023-03-09 143357.png

屏幕截图 2023-03-09 143433.png

“搞科研要有一种精神,为国家做出实际贡献,即使别人不支持,也可以坐凉席,但不能放弃,这就是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2009年,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

上世纪90年代,郭光灿敏锐地认识到,量子信息已经成为当时国际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未来将对整个国家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前途尚不明朗和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下,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实施了相关研究与教育工作的体能推广,而这“冷板凳”一坐就是15年时间。那时,他在没有经费,又要顶住各种压力的情况下,付出巨大努力,最后不仅争取到了国家“973计划”项目。

1998年,国家实施“973计划”,支持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我认为量子信息是最合适的,它将来会有量子计算机、量子密码,我信心满满地递交了申请书,可是申请书递上去就没了下文。”因为那时候,大部分教授研究的都是经典信息,甚至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量子信息是“伪科学”。然而,面对量子信息这片蓝海,郭光灿认为,他决不能让自己和祖国错过这一机遇。

1999年,郭光灿第二次申请国家的“973计划”又失败了。他靠中科院一笔5万元的经费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并牵头在中国科大成立了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台386机器,一台针式打印机,就这两个设备。我的研究生们都是轮流用这台386机器。”后来还有一个学生回忆说,当时他们都是排着队用设备的,谁到点了,即使没算完也得下来换别人。

2000年,郭光灿满怀希望地第三次申请“973计划”,结果还是失败了。“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就会去做,尽管经历了三年都不成功。出差一个人,到宾馆一个人,做报告一个人,一个人修改报告,那个时候确实感到比较孤独。”郭光灿一边领导他的实验小组完成论文,一边又到处去申请经费。虽四处碰壁,但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坚信量子信息科学一定会被国人接受。

2001年,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验室没有场地,学生们面临着没有办法做实验的窘境,这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郭光灿仍不放弃,多方奔走,为实验室争取来了场地,保住了实验室。同年,郭光灿第四次申请“973计划”终于成功。

申请到后,郭光灿作为首席科学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团队,更要考虑国家量子信息科学未来的发展。郭光灿说,中国要在世界上和强国竞争,光靠一个团队是肯定不行的,他必须团结国内所有的力量来壮大队伍,全方位地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多年来,郭光灿带领着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深耕细作,开拓创新,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纠缠网络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

近年来,量子计算在全世界发展迅猛,但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如果等国内量子计算的相关技术发展起来,再去考虑产业化,那为时已晚。”郭光灿说,“我就不相信,不靠国外,我们在自己的土壤上培养不出量子计算的人才。”

2017年,郭光灿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大郭国平教授联合创立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量子计算机全栈式开发、开创中国量子计算工程化先河的创业团队,团队研发出国内首个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并与晶合科技共建国内首个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

从事科研工作,特别需要后继有人。培养量子科学领域的后来者,是他近几十年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他不但能及时发现人才,更积极主动培养人才。在郭光灿团队中,很多都是他昔日的学生。他们刚进实验室时,科研能力很弱,郭光灿不仅培养他们科研能力,更注重发掘他们的个人特点,助推到各自不同的领域去发挥才干。

“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培养了一批人,我也兑现了对学校、对国家的承诺,承担了我这一代的责任,履行了历史担当,此生无憾。”郭光灿在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评价自己。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量子计算机能走出实验室,开始工程化建设,最终走向产业化,被所有的国人用上。

郭光灿认为,要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希望本源的量子工程师们可以坚持做下去,我们作为科学家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郭光灿表示。

“任务交给年轻人,就要对他彻底放心,这样才能让他具有更强的责任心。我们自己在国内也能培养出国际知名的优秀人才。我有这个自信,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郭光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