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大国脊梁

何 祚 庥 科技创新更要“较真”

何祚庥是我国知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研发参与者之一,在物理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同时,何祚庥还广泛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哲学等专业问题,被誉为“两栖院士”。

2008年,何祚庥院士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何老的谦虚让我们印象深刻,他说“在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物理学家中,有的是贡献大的人,比如周光召院士、于敏院士等。至于何祚庥只做了小小的工作。但是,因为我是一匹马尾巴上的苍蝇,跟随骏马前行,也就跟着时代。”

2008年,何祚庥已经八十有余,但谈起未来发展,他依然精神矍铄,话语铿锵有力,并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考。他说,核能是物理学的传统领域。许多核物理、核化学学者认为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但问题是我国天然铀资源严重短缺,但未来可能出现的优质天然铀资源。他也提出,或许还能发现某些低品位的铀矿床,但这一新增天然铀资源仍须用来支持各种热中子堆发电站的持续发展,而且还出现了开采和加工能耗的增加,水资源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新增加的经济和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何祚庥也有着近十年的前瞻性。世界太阳能产业发展极快,他当时提出,要将“聚光技术,包括自适应光学聚光技术”应用于太阳能。自适应光学是将电脑技术应用于各光学元件运动及其组合的精密控制,达到最佳光学质量。何祚庥说,太阳光辐射到我国地面的总能量,虽然高达17000亿吨标准煤燃烧产生的能量,但在一类地区,如西藏,每平方米接受的光能约为1千瓦。何祚庥强调,要将自适应光学聚光应用于控制太阳能领域内各个光学元件的组合及其运动。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能成批量地生产出这种能承受几百倍光强,易于散热,具有高转化效率的聚光的光电池,而且做到价廉物美;如再能研发出在高聚光条件下免受各种环境因子影响的,保护聚光光电池安全、可靠、运转的光漏斗,加上上述单参数控制、自动跟踪的定日镜,这将是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大革命。

2016年当本刊再次采访何祚庥时,他之前所思考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核实,同时他面对当时全球能源互联网这一宏大的构想再次进行了思考。他说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的提出既是为了中国解决能源问题,也是为了世界人民尽职尽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两弹一星”更重要,解决的问题更长远,未来与“一带一路”相结合,将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他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具体怎么实现?何祚庥说,关键要把创新摆在首位,包括理论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和项目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创新。

同时,何祚庥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定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并非煤电主导。并表示,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在具体推进路径上也要创新思路,他提倡风能上山,太阳能入湖、下海。风能上山的原因在于,山顶的风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入湖下海原因在于,能够避免与人争地的问题,如在湖面上安装太阳能电池面板等。

何祚庥还提出了风能、太阳能的缺点,即不连续性,虽然原则上“东方不亮西方亮”,太阳能可以通过电网传输实现大范围、远距离消纳,但其出力的不连续性肯定会响能源的持续供应。因此,一定要建立大规模的储能中心,没有庞大的储能体系保障,就无法保证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安全。

在储能领域,何祚庥并不太看好蓄电池,他说像锂离子电池,成本太高,应用场合更适合于做成移动能源,在移动端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比如为电动汽车、小型船舶提供动力,但不适合在电网储能上花费心思。现有的技术中,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存都可以尝试,关键还是要有创新和突破。与此同时,何祚庥也表示中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先进国家的水能利用率可达到80%~90%,我们只有30%,所以在对水能利用问题上,也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比如可以考虑在丘陵地带如福建山区、浙江千岛湖,甚至是新疆伊犁河等地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何祚庥曾说:“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书斋之外,他是一位十分关注各类社会现实问题的学者,始终以谨慎的态度关心民众。如今,95岁高龄的何祚庥仍然广泛关注着各类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何祚庥正是以勇于实干、敢于较真的精神,让诸多“构想”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