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大国脊梁

年记录之----大国脊梁

屏幕截图 2023-03-09 141607.png

“科”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们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

他们在各个领域呕心沥血、艰苦钻研

他们标定了中国科学家的价值坐标

他们用无愧于人民的时代脊梁

用伟大的科技创新成果

见证着民族复兴

托举起国家未来


屏幕截图 2023-03-09 142038.png

屏幕截图 2023-03-09 141724.png

袁隆平,一位农业科学大家,中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双重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个名字,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2007年7月,题为《本色袁隆平》的专访封面故事在本刊创刊号刊发,这也是本刊成立以来,采访的第一位院士。之后的十余年里,本刊先后多次采访袁老,从儿时梦想到毕生追求,从困难不解到攻克难关。我们透过名人光环,更近一步地走向袁隆平,仔细地阅读袁隆平,我们会发现,他除了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袁隆平年轻时经历过大饥荒年代,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袁隆平是经历过中国1959年、1960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袁隆平说,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袁老有一段话深入人心:“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

屏幕截图 2023-03-09 142427.png

袁隆平从1964年就开始专心研究杂交水稻,他把自己一生精力都献给了杂交水稻。面前的一个个难关被攻克,水稻的亩产量一次次增加:500公斤、800公斤、1000多公斤。现在,中国人民都能吃饱了,世界上50%的水稻田也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全球稻米产量再增加1.5亿吨,增产的粮食能多养活四五亿人。

探索,永无止境地探索,这是袁隆平创新精神的写照,这也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所在。

“高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差不多有两尺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本刊在2017年再次采访袁老时,袁老谈到了他的“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他说如果全世界有一半稻田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的粮食,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每一年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以前吃饱就行,现在还要吃好,人们希望能买到更好吃、营养更丰富的大米,而农民也必须种出更好的大米才能有经济效益。所以农业现代化要朝着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的方向发展。但是我有个前提,不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要居安思危,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关键时刻,一粒小小的粮食,影响巨大。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我们搞农业的,搞粮食生产的,一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我们的努力。”袁隆平说道。

袁隆平曾经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正是这份质朴和坚定,让袁隆平在重重阻力和各种困难面前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次实验,总结每一次经验。袁老常说,科学技术就像接力赛跑,你追我赶,形势逼人,压力很大。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数十年来,袁隆平常常去全国各杂交水稻基地,也频频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作技术指导和参加科研活动。与此同时,各种奖项、荣誉、头衔也纷至沓来——“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沃尔夫农业奖”“世界粮食奖”“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改革先锋”奖章、“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共和国勋章”……这些,显然都是名至实归。但袁隆平内心非常沉静,他坚持不为名利官位所惑,始终把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摆在第一位,始终把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其中。不仅如此,袁隆平还与数十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

从一名农校教师到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并没有被名利所困,他胸怀人民、胸怀天下的豪情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致敬袁老,国士无双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