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大国创新

“猴”的突破--中国首批“试管猴”构建成功

屏幕截图 2023-03-10 141434.png

2001年,国外有了转基因猴,而中国不仅没有转基因猴,连试管猴也未见报道,而国外早在1984年就有了试管猴。

从“试管猴”开始。

凭着一股不服气的劲,中国科学家在背靠原始森林的西双版纳与猴子朝夕相伴四年。2007年立春,他们终于培育出了中国第一只“试管猴”,成功掌握了非人灵长类辅助生殖技术。

2008年,这一重要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为今后人们在脑科学研究、转基因模式动物构建等方面提供坚实的基础。本刊以此做了相关报道。

“非人灵长目猴科动物,在遗传结构、形态解剖、行为心理、生物医学特性等方面最接近于人类。高级神经活动和行为的精细与复杂性,使它们成为研究脑功能和行为的理想模式,也是新药临床前试验、安全评价中必须使用的实验动物。华东师大科研团队所用的食蟹猴是医学、心理行为等研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并被选为首次进入太空的动物,为人类宇宙飞行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科研人员在核心技术上的改进,构建试管猴的成功率最高接近64%,超过了国际上25%-35%成功率的水平,使相关技术跃居国际领先地位。”

虽然完成了“试管猴”培育,但我国始终没能实现转基因猴的突破。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孙强又一次开启了“克隆猴”之路。

自从1997年“多莉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许多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也相继成功,但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此前,美国科学家曾发表论文表示,用现有技术克隆灵长类动物“是行不通的”。

但,中国还是成功了!

2017年底,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顺利诞生,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2018年,孙强团队又成功诞育出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抢占了国际上疾病克隆猴模型发展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