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李洪委员:利用高科技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时间:2022年03月13日  文/本刊记者 段永利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首次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化、制度化阐述,为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生态产品作为新兴的概念,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其涉及到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环境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目前,我国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共同富裕,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生态产品难度量、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生态富民的市场及机制还有待形成完善。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协原副主席李洪提交了《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拓宽共同富裕路径》的提案。

李洪认为,针对生态富民依据不准确、生态富民市场不闭环、生态富民制度不完善的现状,要辩证地看待区域生态优势,培育绿色开发主体,盘活存量资源,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通过统筹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在核算体系中的广泛应用,对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提供及时、客观、有效的支撑。比如,航天科技集团拥有丰富的遥感卫星和数据资源,并积极推动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及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的应用,依托遥感卫星系统“天空地一体化”的统筹能力,先后建设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大数据系统、浙江省美丽大花园系统,通过充分引接网络信息、地理信息数据,利用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解决了大区域与城市级生态监测、生态质量评估以及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问题。

结合航天科技集团卫星应用领域实践,李洪提出以下建议:

天地联动,夯实工作基础。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动态化、精细化的监测评估与管理需求,构建“生态富民全链条动态智能监测评估体系”,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地面监测与调查数据、无人机监测数据等立体多源数据的汇集、处理,以及模型定量评估与分析应用,并加快发射生态系列星座,实现卫星数据的充分共享和应用,为生态富民提供切实途径与服务。目前,航天科技集团已经研制高分系列、环境系列、碳系列等卫星载荷,并通过前沿算法实现生态因子高精度反演计算,大力提升价值核算可靠性与价值实现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自主数据源地理信息应用平台,进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推进天地联动,科学评估,精准体系依据。按照“可度量、可定价、可招商、可抵押、可交易”的要求,不断优化生态资产评估与确权办法。充分发挥遥感卫星优势,形成全覆盖、全信息、多尺度、多时相、多元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优化生态资产评估确权体系,实现生态资产价值一键核算,生态资源权属一图明确,便于进行高效的资源存储与价值实现。

机制创新,牵引共同富裕。围绕物质产品价值、调解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建立以天基信息为核心的“客观、专业、快速、统一”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支撑生态价值交易,展示生态价值、服务生态补偿。创新生态系统资源开发与补偿机制,促进东西部生态价值贡献转化与城乡生态价值平衡,探索全国联动的生态价值评估补偿策略,实现东西部及城乡共同富裕。目前浙江省、江西省等地区相继出台了省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

闭环市场,推动多元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关键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应用模式,按照“生态资源权属登记—评估定价—存储收储—整合提升—精准招商—开发运营—收益分红”的流程,加速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其中平台一级单位可成立生态产品交易服务中心;二级单位可组建生态资源开发运营公司,乡村可以资源入股成立项目公司,通过收益分红实现强村富民。并不断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中摆脱高碳产业路径依赖,走出一条生态富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现阶段,可考虑以构建“生态富民全链条动态智能监测评估体系”为切入,选择西部重点生态省份及典型乡村区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试点示范,发挥遥感卫星、地面监测与调查、无人机监测等多元化手段优势,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技术基础,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真正实现生态富民。

责编:建安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