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匠星陨落

回望2022·院士

屏幕截图 2023-05-08 113941.png

2022年这辆列车,终于抵达了终点。这一年,有人归来,也有人离开;有人得到,亦有人失去。

2022年12月23日,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与世长辞。作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和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化管理的熊类饲养场、规划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天然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和水禽猎场、主持论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猫科动物繁育中心,一生培养人才5000余人,成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被学界称为“马家军”。

2023年1月3日,本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也与我们作别。就在两个月前,他还为我们撰写文章、指导工作。他长期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土壤圈物质循环、土壤生态环境等研究,率先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将土壤学研究引向深入,着力推动了生态高值农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促进土壤学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长歌当哭。

院士是我国科研界里面的最高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都是各行各业里面的顶尖科学家,对于推动行业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回望的这短短的300多天时间里,已有近70位院士相继离我们而去。

2022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徐性初阖然辞世。这位享年88岁的老科学家曾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一米纵动光电比长仪、以激光波长为基准的刻制一米光栅和磁栅母机。

2022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药学家蒋华良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他也是在2022年与我们作别的最年轻的院士,但他的贡献却一点都不青涩,他系统发展了药物作用的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理论计算的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了国际前沿。

2022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105岁。他也成为两院院士中2022年与我们作别的最长者。这位老人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带头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他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国小麦育种攻关,编译多部专著,为发展中国小麦生产与育种事业和繁荣作物科学作出重要贡献。

在这些离我们而去的大国脊梁中,有三位巾帼女杰。她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专家邹竞,她研发的三代乐凯胶卷曾圆了全中国人一个彩色的梦;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专家王琳芳,她在国内率先开展精子蛋白质基因在转录与翻译水平的基因表达研究并获得巨大成果;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水电专家钱正英,她主持编制我国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明确了我国江河开发与治理的方向和具体实施步骤。

宇宙浩瀚,匠星陨落。他们是国之脊梁,一生呕心沥血,不懈追寻。他们中有名士冲破封锁毅然归国的义无反顾,有巨匠倾尽所学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无怨无悔,他们都有着对祖国清澈而炽热的爱!他们也是父亲、母亲、丈夫、妻子与兄弟姐妹……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他们的生命,已成为镌刻在时光中的记忆。但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一直活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创新型国家建设捷报频传,国之重器硕果累累,“天宫”空间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墨子号”量子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成为现实。

在诸位大国脊梁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倾尽心力参与国家建设,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爱国精神;他们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始终坚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处处秉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他们和同事团队精诚合作,跨界融合,倡导团队精神,时刻牢记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还有好多科学家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一生闪耀着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们积极提携后学,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薪火相传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沧海桑田,时移世换。中华民族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带着国之脊梁的梦想,铭记着他们的嘱托,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的一年,继续向前。

屏幕截图 2023-05-08 11461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