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报道

民企担当 民营经济也能“上天入海”

高科技民营企业迎来发展利好。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多维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鼓励政策。

近年来,世界局势变换不断,科技领域的保护主义盛行,我国在科技发展进程中面临诸多“卡脖子”问题,尤其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领域。在民众的视角里,诸如航空航天、深海探索、远洋运输、基因研究等科研领域,一般都是由央企、国企主导,或由高校或研究院所承担,但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有些民营企业已经在相关领域布局、发力,甚至牵头带领对相关的研究项目进行科技攻关。民营企业在科研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发展壮大,与我国整体科研能力直接挂钩。

目前,在顶层设计持续支持下,已有部分民营企业深入参与甚至主导重大科研项目,如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思达航天”),是国内唯一一家提供运载火箭全复合材料整流罩并成功入轨的民营企业;福建冠海海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海海运”)在远洋航海领域一度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国际远洋航线,创下了福建民营船企发展的“神话”;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正打造中国“生物智能”标杆企业,以先进的生物制造能力,推动中国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进阶。

在政策机遇与市场挑战并存背景下,民营企业独辟蹊径,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保持韧性、提升动力、搏击风浪、稳步前行,为我国科技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捕获.PNG

《意见》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随着“航天强国”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商业航天已被列为中国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思达航天也积极参与其中。

爱思达航天总部基地展厅记载着其助力商业航天发射入轨的历程:2019年7月,助力星际荣耀“双曲线一号遥一火箭”发射成功;2020年11月、12月,分别助力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一运载火箭”“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22年7月,助力中科宇航“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23年6月,助力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从诞生之初,爱思达航天就将前沿新材料作为主攻方向。截至目前,已经申请专利200多项、授权专利达150项,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运载火箭全复合材料整流罩并成功入轨的民营企业。

位于火箭顶部的整流罩,用于保护卫星及其他有效载荷顺利进入太空,被誉为“金钟罩”。

在发射中,火箭要在两到三分钟内,把卫星飞船运送到距离地面100公里的位置,平均时速达2000~3000公里,整流罩必须有足够好的强度和防热功能,同时,火箭要与地面通信,意味着还要有透波功能,因此,整流罩是火箭最难制造的部分之一。每一枚火箭的国旗标志都位于整流罩,因此整流罩也被称为火箭的“皇冠级”产品。

从2019年开始,爱思达航天每年至少有一款整流罩产品成功发射入轨。特别是2022年,我国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火箭上使用的整流罩就是爱思达航天的产品。

在此之前,整流罩产品的主流材质以铝合金为主。2020年底,爱思达航天成立攻关组,开始研发新材料。经过几个月连续奋战,碳纤维复合材料整流罩研制成功。新材质整流罩比传统金属整流罩重量减轻了30%,而整流罩重量的减轻意味着火箭载重量的提升。2022年7月,“力箭一号”发射成功,并顺利将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由爱思达航天自主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新材料再一次取得成功。

2023年,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成功的民营企业,远不止爱思达航天一家:4月,由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创造了全球民营液体火箭的首飞成功纪录;7月,先是蓝箭航天自研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而后,星河动力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六运载火箭”,顺利将两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业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上升至83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1%;2020年至2024年,年增长率预计将达23.5%,2024年的市场规模或突破2.4万亿元。

捕获.PNG

配备整流罩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捕获.PNG

配备整流罩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意见》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参与境外项目,在走出去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冠海海运,曾创下福建民营船企的发展“神话”。

21世纪初,冠海海运已发展成为拥有6万吨级、3万吨级等各类船舶,总计约23万吨的国内运力规模。在骄人的业绩面前,冠海海运董事长林财龙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经过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认证,林财龙作出购买14万吨级好望角型船舶,投入国际铁矿石运输的战略决策,走上了远洋运输发展之路;2006年,林财龙投资5亿元,创办了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海造船”),并兼任董事长。

拥有远洋运输技术实力的同时,林财龙也在追求造大船的梦想。

2008年,冠海造船为香港龙运船务有限公司建造了最大载重8.03万吨的散货船“寿山轮”。这艘货轮总长229米、两柱间长220米、型宽32.26米、型深20.25米,结构吃水14.58米、船员定员25人、续航力25000海里、航行无限航区,由英国LR船级社负责检验,是福建船政自创办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填补了福建船舶工业建造8万吨级船的空白。林财龙也因此成为福建第一个敢吃这只大“螃蟹”的人。

“寿山轮”的建造,使香港龙运船务坚定了与冠海造船合作的信心,冠海造船前后共承造5艘8.03万吨级船,成为福建此种船出口最多的企业。

福建海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主要从事国内沿海及国际远洋的干散货运输船企。国际远洋运输方面,海通发展运营的航线遍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个港口,为客户提供矿石、煤炭、化肥等多种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

2022年10月,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审议,成为福州市第一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过会的航运企业。该公司运力规模达70余万载重吨,拥有多种巴拿马型和灵便型干散货船舶,主要运输货物涵盖煤炭、钢铁、粮油等多个领域。

目前,福建中小船企数量已超过船舶企业总数的98%,且大多为民营企业。尽管冠海海运后来遭遇破产重整,但放眼整个民营造船市场,自主创新的动力仍在激荡。


《意见》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有序参与境外项目,在走出去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

冠海海运,曾创下福建民营船企的发展“神话”。

21世纪初,冠海海运已发展成为拥有6万吨级、3万吨级等各类船舶,总计约23万吨的国内运力规模。在骄人的业绩面前,冠海海运董事长林财龙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经过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认证,林财龙作出购买14万吨级好望角型船舶,投入国际铁矿石运输的战略决策,走上了远洋运输发展之路;2006年,林财龙投资5亿元,创办了冠海造船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海造船”),并兼任董事长。

拥有远洋运输技术实力的同时,林财龙也在追求造大船的梦想。

2008年,冠海造船为香港龙运船务有限公司建造了最大载重8.03万吨的散货船“寿山轮”。这艘货轮总长229米、两柱间长220米、型宽32.26米、型深20.25米,结构吃水14.58米、船员定员25人、续航力25000海里、航行无限航区,由英国LR船级社负责检验,是福建船政自创办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填补了福建船舶工业建造8万吨级船的空白。林财龙也因此成为福建第一个敢吃这只大“螃蟹”的人。

“寿山轮”的建造,使香港龙运船务坚定了与冠海造船合作的信心,冠海造船前后共承造5艘8.03万吨级船,成为福建此种船出口最多的企业。

福建海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主要从事国内沿海及国际远洋的干散货运输船企。国际远洋运输方面,海通发展运营的航线遍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个港口,为客户提供矿石、煤炭、化肥等多种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

2022年10月,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审议,成为福州市第一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过会的航运企业。该公司运力规模达70余万载重吨,拥有多种巴拿马型和灵便型干散货船舶,主要运输货物涵盖煤炭、钢铁、粮油等多个领域。

目前,福建中小船企数量已超过船舶企业总数的98%,且大多为民营企业。尽管冠海海运后来遭遇破产重整,但放眼整个民营造船市场,自主创新的动力仍在激荡。

福建中小船企数量占船舶企业总数的98%


《意见》提出,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生物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体机能进行物质加工与合成的绿色生产方式。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生物制造以细胞工厂、微生物菌种进行物质加工生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生产周期、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及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实现降本增效,具有高效、绿色、可持续等优势。

其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提升能级,着力发展生物材料、生物医药产业,统筹产业链上下游,围绕原材料保障、加工制造、市场应用、二次开发等,开展生物制造产业链招商,不断完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产业链条,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给予资金补助,促进生物制造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成立于2000年的华熙生物,主要聚焦于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等有助于生命健康的生物活性物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业务范围涵盖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产品、消费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等。

在技术端,华熙生物从2019年开始布局,2022年将其上升至公司战略层面,不仅组建了专业的合成生物研发团队,还建设了合成生物研发平台,建成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基于合成生物技术,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肝素、胶原蛋白等产品上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在制造端,华熙生物不仅打造了中试转化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合成生物研发的各种物质产业转化,并按照工业4.0标准,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生物制造提供保障。

今年4月,位于海口的华熙生物科技产业园试投产,坐落其中的“华熙厚源”挑起布局再生医学领域的“大梁”。华熙生物表示,这也是为解决目前中国面临“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战略布局,解决生物科技领域“中国研发、中国制造还不够强”而做出的努力。

不得不承认,国内细胞培养基领域还高度依赖进口产品,由于技术壁垒、规模化生产、市场转化等方面的基础不足,国产替代仍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随着华熙生物等企业不断重视上游核心技术,未来我国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