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No.1 Aspect

加强合作 增进互动 我国极地研究再上新台阶 ——哈工大极地研究院、北极大学联盟—哈工大培训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2月26日上午,中国最北强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新组建的极地研究院、北极大学联盟—哈工大培训中心在本校博物馆礼堂举行揭牌仪式。哈工大校长周玉会见北极大学联盟主席拉斯•库克鲁、副主席欧提•斯奈尔曼和拉普兰应用科学大学校长里塔•里萨南一行。双方签署了关于开展北极大学—哈工大培训中心的合作协议。
       在揭牌仪式上,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万平,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石兆辉,拉斯•库克鲁,工大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熊四皓分别致辞。黑龙江省气象局局长杨玉东、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等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哈工大副校长、研究院院长任南琪主持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代表学术委员会专家致辞。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心主任李一凡作了研究院和中心总体情况介绍。

赵玉芬院士代表学术委员会专家致辞.jpg

赵玉芬院士代表学术委员会专家致辞


颁发聘书.jpg

颁发聘书


       人类有史以来,南北两极生态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探索极地未知、保护极地环境、开拓极地前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使命。2017—2018年,我国先后发表了《中国的南极事业》白皮书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标志着极地科学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作为我国地理位置最北的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融合环境、生命、土木、交通、建筑、空间科学等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与极地科学有关的高水平研究,已产生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进一步整合学校极地科学研究领域资源,推动极地科学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助力国家参与北极治理,哈工大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学科交叉优势,成立了极地研究院。研究院将本着“认识极地、保护极地,推动极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瞄准极地科学前沿,依托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土木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2个国家一级学科,通过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开展与极地科学有关的高水平研究,建设由中青年国际知名学者为主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研究平台,创造一流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基地,提升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极地研究提供科技与智力支持。

揭牌仪式.jpg

揭牌仪式


       该研究院现有50位研究人员,包括院士1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5人。下设北极环境与生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极区空间环境研究中心、极地与寒区工程国际研究中心、极地交通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极地建筑研究中心、极地生物与生命过程研究中心6个研究中心,以及漠河极地模拟实验基地、北极大学联盟—哈工大培训中心。其中北极大学联盟—哈工大培训中心是北极大学联盟在北极国家之外成立的第一个北极大学联盟机构。成立于2001年的北极大学联盟是国际北极领域最大的学术组织,由大学、大专、研究所等机构组成,专注于北极及周边地区的教育与研究。哈工大于2018年正式加入北极大学联盟,将围绕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和气候变化对极地生态环境影响、极区多介质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研究、极区磁层物理和导航研究等方向,通过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开展与极地科学有关的高水平研究,构建现代化极地科研平台,推进极地科研国际合作,为中国的极地研究提供科技与智力支撑。
       另外,该中心将向所有对北极知识和研究感兴趣的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开放,通过独特和先进的合作平台提供教育、研究的合作机会,加强北极大学和非北极大学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