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品牌 Brands

建功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 ——我与学会同成长

微信图片_20190107145952.jpg

刘惠荣,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普与评价处副处长,兼任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好设计综合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创新设计战略咨询研究、科学普及和好设计评选活动等工作。先后参与主持中国工程院、工信部、中国科协委托的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十余项,包括“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设计竞争力研究”“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行动纲要编制研究”“工程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研究”“中国制造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等,项目研究成果纳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参与编写中国工程院《关于大力发展创新设计的建议》(中工报[2015-23]文)《中国创新设计发展路线图》《创新设计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好设计》《3D打印 打印未来》等学术著作与报告。

2012年,我来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作,至今已走过了6个年头。在过往的岁月里,我从“弱冠”到“而立”,将迈向“四十不惑”的人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经历了“能力提升一类科技社团”到“社团评估5A级学会”再到建设“世界一流学会”的发展过程。伴随着学会的发展壮大,我个人也在这个充满荣誉感、使命感的组织里与学会一同成长、不断进步。在我眼中,学会虽是一个社会团体组织,却又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者,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者,同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者

2016年,我作为学会新版宣传片的负责人,有幸对学会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了系统研究。学会成立于1936年5月,由黄伯樵、庄前鼎、刘仙洲等一批怀揣科学救国梦想的机械工程师,云集浙江大学文理学院,组织召开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大会,自此拉开了学会蓬勃发展的大幕。在此后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创建伊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艰难时期,抑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始终秉承“联络机械工程同志,研究机械工程学术,发展机械工程事业”的建会宗旨,积极拥护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提升机械工程技术创新、培养举荐优秀人才方面,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者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经历风雨80余载,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工科学会之一。荟萃业界精英和翘楚,依靠一批具有坚定信念、胸怀大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机械工程人。他们当中既有引领我国工程事业的领路人,也有支撑我国机械学科发展的带头人,还有许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平凡人。两院院士路甬祥是我会荣誉理事长,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机械工程战略家,也是为数不多从科技教育工作岗位走向国家领导人的工程师。路甬祥院士不仅对工程科技知识博学多才,而且对科技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趋势洞察敏锐,多年带领我们开展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工作中,笔耕不辍,成果卓著,项目组很多重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都是他个人智慧的结晶。不仅如此,路甬祥院士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在推动各级政府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历经重重困难最终把创新设计纳入《中国制造2025》,进而开创了今天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支持、重视创新设计的良好氛围。可以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正是由于有以路甬祥院士为代表的一批院士专家的不懈努力和统领支持,才奠定了今天我们受人尊敬、令人敬仰的行业地位。


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为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国际社会环境,我们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坚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依靠具有高瞻远瞩、胸怀大局的“外脑”专家鼎力支持,打铁还需自身硬,而且更需要依靠学会自身拥有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来做有力的支撑。近年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张彦敏常务副理事长的带领下,积极打造“中国好设计”科普品牌活动,努力开展“好设计”奖评选表彰工作,从中挖掘和培育创新设计行业典范,传播和推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优秀案例,促进中国制造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助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历史跨越。

多年来,我与许多机械工程领域里的学界泰斗、行业精英、良师益友们一起工作和学习,受益良多。由于客观体制原因,尽管学会工作不能给予我们物质生活上的丰厚待遇,但是在思想上、在格局上、在精神层面上的收获和成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在学会工作6年时间里,我有机会与一些机械工程领域里的学术泰斗、思想鸿儒、行业精英们近距离学习和交流,耳濡目染,我也渐渐地从一个机械工程领域里的“小白”,发展成为一个机械工程行业的里手。这种改变不仅是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而且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上的转变,更是人生境界与格局的升华。

学会能够历经82年寒暑春秋却始终屹立不倒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发扬,学会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在肩。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和勇气,争做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者、改革开放事业的奋斗者、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将个人成长与学会发展壮大、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荣辱与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在“建功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的光荣道路上,我与学会同成长!

责编/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