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一线工程师

基于TRIZ理论的降低离心泵单耗的研究

  油田开发后期,注水开发在油田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高压离心泵(多级离心泵P>4.0MPa)主要用于油田注水,为油田注水提供注水压力。然而注水泵在油田耗电设备中耗电量所占比例过大, 具有较大节能潜力。在技术革新、更新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注重科学管理,实施技能改造,以降低注水泵单耗为目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1 发明问题初始形势分析                   
  1.1当前系统的功能及组成:当前注水系统主要由污水来水、管道、储水罐、高压注水泵、注水管网组成。
  1.2当前系统的工作原理(配图):靠高速旋转的叶轮,带动液体高速旋转,又利用离心力的原理将液体甩出,从而实现输送液体的目的。

 

 

 

  1.3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泵管压差大。泵压与注水管线压力之间存在较大压差,泵管压差大,必须靠控制出口阀门来保证注水管网的注水压力,这样既造成大量的电能被白白消耗,同时又由于泵压较高,对机泵的运行影响较大。
  ②泵效低。泵效和单耗是相互联系的,产生同样流量和扬程,泵效低消耗的能源越大,相反,泵效高能量损失小。由离心泵的性能特性曲线η—Q可知,随着泵排量的增加泵效逐渐上升,当上升到最高点后随着排量的增加泵效随之降低。泵效达到的最高点称为最佳工况点,这一点所对应的扬程、泵效、排量、轴功率等参数称之为最优参数。但是注水量波动较大,人为控制很难找到工况点。
  ③泵压的影响。单耗虽然由耗电量除以注水量得出,但由于泵站泵压控制可直接影响注水泵的注水量和耗电量,因而也就影响了注水单耗的大小。无压负荷的情况下,随着泵压的升高,单耗值是随着上升的,泵压越高,单耗增长越大。压负荷情况下,单泵单耗随泵压升高,也就是随着压负荷程度的加深单耗值上升越快,且大于不压负荷时的上升速度。
  ④管线及泵内部元件结垢腐蚀。由于所注水质一般为普通污水,致使管线及泵内部元件结垢腐蚀严重,造成叶轮腐蚀,出现砂眼、空洞,口环间隙过大等,泵进口管线结垢腐蚀都影响注水效率。
  1.4技术参数:
  ①注水单耗计算公式:
  DH=

  式中DH—注水单耗,kW·h/m3;
  W—注水站电动机耗电量,kW·h;
  V—注水泵输出水量,m3。
  ②离心泵性能特性曲线。
  1.5问题解决目标:合理降低高压注水泵实际过高的单耗。
  1.6限制条件:
  ①生产管理制约。实际生产中,日注水量是一个波动较大的参数,特别是高压注水系统。注水井受生产管理者的制约,开关现象频繁,注水量昼夜变化较大。
  ②生产成本制约。实际生产环境中,生产改造成本有限,一些消耗成本较大的设备或者方案无法实行。
  ③工艺流程制约。原设备只能定速运行,所以只能靠调节阀门开度来调节注水量大小,调节方法较单一。
  1.7详细列出目前解决的方案或类似产品的解决方案或已有专利,并分析存在问题:
  加装集散控制系统。根据注水站工艺流程,在整个系统中设置多项监控点(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并在这些测控点上安装传感器,将现场的物理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控制中心(可编程控制器和工业计算机可编程技术和强大的组态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实际监控。实现对注水泵出口阀门的开闭度进行无极同步调速,同时对参数的监测、计算、优化控制注水泵在高效区运行。
存在的问题:整个集散系统安装下来耗费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2 利用TRIZ工具分析问题
  2.1九屏图 (见图1)                                
  提出的技术方案:
  方案1:加装变频器提高系统智能程度。
  2.2因果链分析 (见图2)                            
  确定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见黄色部分。
  提出技术方案:
  方案1: 改善注水水质。
  方案2:在输送及储存介质中加入缓蚀剂降低腐蚀程度。
  方案3:润滑油中添加耐磨剂。
  方案4:重新调整机泵同心度。
  2.3资源分析 (见表1)                            
  提出技术方案:
  方案1:加装变频器。
  方案2:将固定泵房变成“可移动”。
  3 运用TRIZ工具解决问题
  3.1最终理想解 (见表2)   
  提出技术方案:
  方案1: 加装前置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3.2技术矛盾                                
  ①原问题技术矛盾的表述:(见图3)           
  确定要解决的技术矛盾为 TC-1,它发生在(管线设备结垢现象会降低)与(冬季管线会冻堵)  之间,发生在(输送介质温度低)的时候。
  ②问题模型—对应的39个通用工程参数
  改善的参数:30作用于物体的有害因素
  恶化的参数:35适应性
  ③解决方案模型
  对应查看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得到参考创新原理为:
  35性能转化法
  11预制防范法
  22变害为利法
  31孔化法
  提出技术方案:
  方案1:定期在污水管线中加入无机磷酸盐等油田常用防垢剂(性能转化法)。
  方案2:冬天在露天管线外部包裹防冻材料如毛毡(预制防范法)。
  方案3:在管线中分段增加可清理小孔滤网夹层(孔化法)。
  3.3物理矛盾                                 
  ①确定物理矛盾:
  (输送介质温度)应该(A+ 低),以满足(管线设备结垢)要求;(输送介质温度)应该(A- 高),以满足(冬季管线不会冻堵)要求。
  ②拟采用分离原理
  空间分离:
  提出技术方案:在管线露天部分增加电伴热带适当调节温度。
时间分离:
  提出技术方案:冬天在露天管线外部包裹防冻材料如毛毡。
整体与部分分离:
  提出技术方案:在管线内外层中间加入隔热良好的材料,内部加入内置式液体降温器,外部加电伴热保证外部温度,使内部水质低温,外部管线高温,高温不会向低温传导。
  方案1:在管线露天部分增加电伴热带适当调节温度。
  方案2:冬天在露天管线外部包裹防冻材料如毛毡。
  方案3:在管线内外层中间加入隔热良好的材料,内部加入内置式液体降温器,外部加电伴热保证外部温度,使内部水质低温,外部管线高温,高温不会向低温传导。
  3.4物场模型         
  提出技术方案:在输送及储存介质中加入缓蚀剂降低腐蚀程度。
  技术方案:
  方案1:在输送及储存介质中加入缓蚀剂降低腐蚀程度。
  方案2:在轴瓦中间加装新材质提高润滑和保护特性。
  方案3:加装液位警报装置。
  方案4:加装集散控制系统。
  方案5:在输送及储存介质中加入缓蚀剂降低腐蚀程度。
  4 技术方案整理与评价
  4.1全部技术方案
  方案1: 改善注水水质。
  方案2:在输送及储存介质中加入缓蚀剂降低腐蚀程度。
  方案3:润滑油中添加耐磨剂。
  方案4:重新调整机泵同心度。
  方案5:将固定泵房变成“可移动”。
  方案6: 加装前置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方案7:定期在污水管线中加入无机磷酸盐等油田常用防垢剂。 (性能转化法)
  方案8:冬天在露天管线外部包裹防冻材料如毛毡。(预制防范法)
  方案9:在管线中分段增加可清理小孔滤网夹层。(孔化法)
  方案10: 在管线露天部分增加电伴热带适当调节温度。
  方案11:在管线内外层中间加入隔热良好的材料,内部加入内置式液体降温器,外部加电伴热保证外部温度,使内部水质低温,外部管线高温,高温不会向低温传导。
  方案12:在轴瓦中间加装新材质提高润滑和保护特性。
  方案13: 加装液位警报装置。
  方案14: 加装集散控制系统。
  4.2方案评价
  可实施的方案为:
  方案2:在输送及储存介质中加入缓蚀剂降低腐蚀程度。
  方案3:润滑油中添加耐磨剂。
  方案4:重新调整机泵同心度。
  方案6: 加装前置泵,采用变频调速技术。
  方案7:定期在污水管线中加入无机磷酸盐等油田常用防垢剂(性能转化法)。
  方案8:冬天在露天管线外部包裹防冻材料如毛毡(预制防范法)。
  方案13: 加装液位警报装置。
  4.3专利预案:增加前置泵,变频调速系统
  系统组成:该系统由一台注水泵、一台增压泵(中低压)、注水泵电机、增压泵电机、仪表监控  系统、转速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水冷润滑系统、供电系统组成。(图4)
  工作原理:注水泵与增压泵串接,通过转速调节系统、计算机仪表监测系统控制增压泵达到控制注水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从而使注水泵工作在高效区,实现自动调节的目的。(如图5)
  4.4后续问题研究:
  ①设备成本;
  ②工艺流程完善;
  ③技术参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