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学论

核技术应用,如何良性发展?

2009年胡华四在东京大学交流

  人们害怕辐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辐射的包围之中—晒太阳时,有紫外线辐射;做CT检查时,X光线有辐射;用微波炉热点儿东西,有电磁辐射;甚至就连看电视、用手机打电话,也会有大大小小的辐射。即便如此,公众对辐射的惧怕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愈发高涨,以至于一些人抗议,国家应该关掉核电站,停止核技术研究。
  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在掌握辐射规律的前提下,已经让这项技术融入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大众熟知的核能发电,在食品保藏、医药消毒、辐照育种、辐射探测等领域,核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核技术应用研究也是国防建设、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胡华四教授长期从事核技术及应用研究与开发、核辐射物理过程诊断等研究,曾参与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重要科研试验项目研究,对我国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有着较深的见地。用他的话来说,“对于任何一个大国而言,核技术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升,核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类的生活当中。在胡华四看来,与其花费时间争论发不发展核技术,还不如多花点心思思考如何让核技术应用研究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对此,胡华四谈了他的观点和几点建议。

  国家引导
  推动核技术全面发展

  首先,对于我国核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水平,胡华四坦言:“国外的研究比我们先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该领域相关企业的生产线大都采取与他国合资的方式。不仅硬件上存在这类问题,软件方面对国外的依赖也很明显。尽管一些企业做了很多努力,但生产出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不多,大部分采取的还是销售别人产品的模式维持企业生存。”
  胡华四认为,这样的模式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核技术应用发展,但从长远看,过度依赖他国对我国核技术应用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他还指出,一些厂商在采购产品设备时,青睐于国外进口产品。事实上,进口产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会打压我们自己的核技术产品市场。尽管国内部分企业一直在尝试生产自主产品,但在胡华四看来,“仅靠一小股力量来发展我们的核技术应用,显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主导产品,这样不仅能抑制进口产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帮国家节约外汇,从而逐步打破先进国家在核技术及核类产品上的垄断。从这一点来说,国家层面的引导,对我国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软件技术的落后也是胡华四认为我国核技术应用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他说,核技术研究中有相当长的时间要花费在模拟工作上,然后慢慢形成设计方案,最后才能做出实际产品。而这些过程往往需要相关软件做支撑。“但是,我们的很多软件现在依然得靠别人,这不仅是核技术应用领域才有的问题,其他领域也或多或少面临同样的问题。”胡华四说,“自主核类软件的开发设计,是我国核技术应用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高校、研究所应该投入精力去开发一些自主软件,哪怕是从最基础的软件做起慢慢发展。当然,这其中也需要科技部、自然科技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的定向支持和投入,才能使我国的核技术实现良性发展。”
  另外,在大型设备建设方面,胡华四的观点是—能修复的修复、能重启的重启、能新建的新建。古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说,“这些都是发展核技术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只有把它们用起来,并保证它们有良好的性能,才能保证我国核技术应用研究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也才能让我们真正有能力去参与国际竞争。”
  再有,核技术研究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问题也是决定因素。胡华四认为,在国家引导的前提条件下,各个高校、企业以及研究所也应该投入相应的精力做好核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前些年,国家启动核技术发展相关规划,一时之间几十所学校都开办核相关专业,然后福岛事件之后又都作鸟兽散。这其中除了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外,也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部分学校盲目随大流。”
  胡华四表示,并不是任何学校都有能力或条件开办核技术相关专业,它需要厚重的历史沉淀和长期的实践探索经验。培养出合格的核技术专业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常达到博士研究生级别才算真正进入这个专业行当。作为人才输出的关键部分,高校应该形成并保持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核技术应用队伍中去。

  多方发力
  保障核技术安全运行

  关于核技术,目前公众讨论最热烈的当属安全话题,这同样也是胡华四所关心的。自从调入西安交通大学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核技术及其应用、辐射测量与防护等研究,这些工作的开展对辐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事实上,辐射虽然危险,但也只有达到一定剂量,才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和较大的危险度。胡华四表示,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做好必要防护,保持高度警觉,在尊重辐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以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有能力在安全范围内利用核技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的。他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把好关,能够有效提高核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首先,针对装置设备而言,一定要采购耐久性好的装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在工作过程中,要对设备装置的工况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同时,对于装置释放出来的射线、放射性流出物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等要求进行收集和处置。
  其次,对核技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进行严格把关,必须要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这是从事核技术相关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这样的基本要求,后期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此外,还要将“安全第一”的思想深深植入脑海中,时刻警醒自己和他人。
  最后,无论是核动力技术还是非动力核技术,各种核类事业都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参与核事业的发展,国家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和严格的把关;必须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各个基础层面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保障核技术从业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实现在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核技术,使之为人类服务。
  当然,要想核技术应用得到持续发展,除了在安全性上严格把关以外,充分挖掘相关领域的发展潜力,对提升我国核技术应用水平同样至关重要。胡华四表示,他比较期待的是与核相关的材料、机械制造等行业有质的发展。“对任何工程而言,材料都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核技术应用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材料的进步。”胡华四认为,“就目前我国核材料发展状况而言,设计方法、制造工艺等领域,仍然是我们应该集中力量攻关的关键。材料发展起来之后,下一步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做成仪器设备,这就考验我们的制造技术等工业水平。所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核技术应用行业的发展。”胡华四说。
  他还表示,由于需要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企业在生产核技术行业所需要的设备、产品时,在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把关,让产品能够在日后的应用中真正发挥作用。“脱离这些行业的发展,核技术应用也就成了空谈。它的发展需要多个行业支撑,支撑行业发展得好,必然会促进核行业的发展。”

  善于发现
  捕捉核技术创新火花

  在回答关于创新的问题时,胡华四结合自己的研究感受,向本刊记者谈了他对核技术应用创新的看法和建议。他说:“曾在一次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现象,但当时并没有留意。后来重新研究这个现象,才发现其中蕴藏着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东西。”
  胡华四此类经历的深层次含义是,“不仅是核技术,很多技术的创新思想火花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迸发的,从事核技术研究的人,一定要善于捕捉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奇异现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也能碰撞出许多不一样的思想火花,对核技术的创新发展十分有利。”
  此外,总是跟在别人身后,必然是难于取得创新结果的。胡华四认为,要想创造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成果,就一定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去看待问题,走新路才能迎来创新。具体到核技术应用领域,他表示:“不论是研发核技术产品,还是设计核类系统的性能指标,科研人员要更多地关注在基本原理上的突破。比如,对纳米粒子对辐射屏蔽材料改性的应用,就需要把改什么性、如何改性从原理上研究清楚,而不是盲目跟风。”
  另一方面,胡华四并不主张一味求高、求新,他认为“往前看”效果不明显的时候,不妨“往后瞧瞧”。“世界上科学技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很多研究体系、技术方法等并非很完善,也并非很成熟,可能一些问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没完全领悟也没办法深入研究。但现在随着科学认识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不妨回过头去看看曾经的研究,把当时忽略的、错过的问题重新启动起来,也许就会有创新发现。”与此同时,探究其他国家的研究理念和技术手段,吸收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精华,取长补短地加以综合利用,也被胡华四认为是不错的创新渠道。
  核技术应用如何良性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议题。除了在技术上不断优化、创新,提高我国核技术应用水平之外,如何扭转公众对核辐射的惧怕,也是政府、科研院所应该深入研究的话题。胡华四表示,只有尽可能的保障安全,解除公众的后顾之忧,核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保证。可以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公众对核事业所持的态度将会成为核事业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这期间国家应当调动必要的宣传资源,做好核科学技术的科普宣传,如媒体宣传,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改变公众“一谈核就想到核武器”的模糊观念,让更多人了解核技术,理解并支持核事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核事业的发展中,才能为核技术应用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