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讲比专栏

甘当黄牛的科技标兵孙新利

  在中国科协表彰的2011~2012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名单中,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孙新利的名字赫然在目。

  孙新利自1982年参加工作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以来,先后担任过公司设计工艺所技术员、工程师等职务。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潜心创造,锲而不舍,在本职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此前已先后获得抚顺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不计名利讲理想

  作为一名企业科技工作者,孙新利积极投身到公司及抚顺市科技组织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他认为,“讲、比”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服务企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2008年,在“讲、比”活动中,他经过潜心钻研和科学论证,创造性地提出了过热注汽锅炉技术的设想。该设想是:以常规热采锅炉产生高压湿饱和蒸汽,经高效分离后将纯蒸汽再过热,避开受热区析盐,再与分离出的含盐水通过喷水减温器混合后,得到油田热采所需要的过热蒸汽。这一设想的提出,就连国内名牌大学知名教授以及热采锅炉领域专家都不相信,国内外更是无此先例。这既是对传统理论的大胆颠覆和挑战、又是对实践领域的艰辛探索与尝试。

  孙新利的设想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孙新利的主导下,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后,最终取得了成功。一种采用普通软化水生产油田热采所需过热蒸汽的全新过热注汽锅炉新技术,在孙新利和八建公司科研团队的手中诞生了。

  应用这一技术,八建公司生产的油田专用注汽锅炉,解决了困扰油田多年来无法处理的生产难题。产品连续四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覆盖了辽河、胜利、大庆、河南、江汉等国内各地的油田,并开始进入老挝、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生产油田专用注汽锅炉新技术,已经成为八建公司的专利技术,产品也称为公司的拳头产品,为我国稠油开采乃至世界稠油开发及应用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甘当黄牛比贡献

  多年来,孙新利始终自觉坚持把参加“讲、比”活动融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他刻苦钻研,把学习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开发,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放在工作首位。

  正是在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孙新利等科技人员的主导和努力下,近些年来,公司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公司1983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FG—630/Z型油田专用注汽锅炉,填补了国内空白。1988年又成功试制FG—1250/Z型油田专用注汽锅炉,该产品获得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获莫斯科国际博览会金奖。YZF-21-P型注汽锅炉于2002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研制的球型汽水分离装置及计量装置解决了油田SAGD采油工艺需要高干度蒸汽的难题,为油田新采油工艺实验提供了可靠保证依据,产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2006年开发26MPa超临界注汽锅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2007年又成功开发研制50t/h、100t/h超大型油田专用渣油注汽锅炉。2008年为中海油研制的国内首台11.2t/h亚临界海上注汽锅炉顺利通过厂家验收,扩大了注汽锅炉的发展领域。为大庆油田设计的23t/h新型注汽锅炉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

  2008年研制成功的油田专用过热注汽锅炉,现在已经开发出额定蒸发量:7t/h、9t/h、11t/h、15t/h、18t/h、23t/h、50t/h、100t/h;额定工作压力:17MPa、26MPa等不同型号的油田专用注汽锅炉,年产已达100多台。50t/h、100t/h以渣油为燃料的注汽锅炉等均填补国内空白,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目前,公司已经获得12项国家技术专利,特别是公司自主研发的过热注汽锅炉已被科技部列入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公司产品球型汽水分离及计量装置获得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公司被授予“高新技术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五一奖状等多种荣誉称号。

  孙新利曾说过自己要成为“讲理想不计个人名利,比贡献甘为苦耕黄牛”的人。在八建公司工作的30年中,他很少休息过节假日。他本人身体不是很好,但从来没有因为个人问题耽误过工作。

  现在孙新利负责公司的热采锅炉技术开发,角色举足轻重,“出手”事关大局,许多工作他仍然亲力亲为。从设计开发、用户回访、现场调试、锅炉大修,到走访调研、公关立项、专家“会诊”、组织开发,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油价的上涨,热采锅炉产量的骤增,工作压力变大,更是对他本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巨大挑战,但孙新利以甘当黄牛的辛勤耕耘,以不计名利的精神投身“讲、比”,诠释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