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做中国人的首创新药

  “回来一直想做一件事:开发新机制的1.1类新药 (the 1st-In-Class 药物),通过中国的审评程序在中国首次进行临床研究,并且按照中国患者的需求开发安全有效、国人先用的新产品。”原罗氏中国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官、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陈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
  为国人做中国人自己的创新药,是陈力多年的梦想,更是众多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专家的梦想。何其幸运,我们能够见证,这一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华领医药运营管理团队(左一为陈力)

  “盛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国有9840万,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43亿。
  另据中华医学糖尿病学分会研究,中国糖尿病患病率8年上升了近4倍,现在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盛糖时代”已经来临。
  高血糖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它所引发的并发症。同样来自IDF数据—2013年,全球共有510万人死于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
  不仅发病形势严峻,事实上,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率偏低,也是世界各国对糖尿病控制的普遍现状,所谓年年控制却年年增长。
  长期以来,治疗糖尿病的一贯思路是控制血糖,常用的糖尿病药物也是遵循这一思路针对欧美人种研发。但近年开展的大规模调研结果显示,我国的糖尿病人群发病特点是糖耐受失常进而导致胰岛素发生障碍,与欧美国家胰岛素受体抵抗导致糖尿病是完全不同的发病机制。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同一种药物对许多中国糖尿病人来说药效并不明显,甚至无效。
  “这就说明,在中国的糖尿病治疗领域,仍存在新的需求,或者说,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陈力解释道。
  2011年12月,华领医药引进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糖尿病创新药—葡萄糖激酶激动剂项目,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糖尿病领域这一未被满足的需求。
  不同于传统糖尿病药物的补充胰岛素控制血糖,这一药物的研发思路是通过调节人体重要的激素发生器官胰腺中葡萄糖激酶的活性,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很多糖尿病人中,葡萄糖激酶是缺失或者结构变异而致功能丧失的,通过增加它的活性,就有可能增强胰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敏感性,使控制血糖的激素及时产生,达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衡。
  “我们把这个产品引进中国,并不仅仅是继续按原来的设计方案推进,而是结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和特异性来开发,寻找针对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陈力介绍,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这给华领医药带来了一次首创新药的大好机会。
  而华领医药创建的目的就在于创新,“我们的定位就是重点关注未被考虑到、未被满足的需求,重点考虑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差异,推动优质药品从西方向中国的转移和应用,做中国人自己的创新药。”这一点,从华领医药“患者为先、创新为本、良药为民”的宗旨中可见一斑。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将国际创新药的早期临床研究放在中国,“首次进人”将给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我国的原始创新药审评等带来种种不曾遇到的问题,是挑战,更是机遇,有望促进国内创新药生态环境的日趋成熟。
  如今,该项目已经拿到新药临床申请的批文,并完成临床Ⅰ期单次剂量递增给药研究,预计明年年初进行多剂量递增给药研究,而在Ⅱ期临床的时候,会引入生物标记物。“生物标记物的介入,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对药品应答性更强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研究的有效率,缩短临床研究时间。这也为临床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研究结果在统计学上同样具有意义。”
  陈力强调,将诊断与治疗相结合,以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相结合,针对不同患者提供最优治疗方案,是华领医药正在努力的方向。而这也正迎合了目前个体化医疗的发展趋势。

  联合创新模式的摸索与践行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是一个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正因如此,才使得项目的早期选择至关重要。
  2011年6月,华领医药创立,在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迅速引进葡萄糖激酶激动剂项目,获得其全球开发和市场销售权,并首次将国际创新药的一期临床放在中国开展,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全球或中国的首创新药、能解决未满足的大量医疗需求、可以在中国进行开发的产品。”这是华领医药选择项目的标准。而能够将标准贯彻到底,他们所依赖的是以团队、资本、项目、管理四轮驱动的“中西合璧、联合创新”的运营模式。其中团队是核心,是其他三轮顺利取得并开展的前提。
  采访中,陈力也向本刊介绍了华领创新式的、在国内尤不多见的运营模式及其团队组成—
  ·公司创始团队
  “华领医药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而是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领军者的公司”,陈力一再强调。公司创始人汇聚了国际生物医药领域各个方面的大咖:罗氏研发中心前首席科学官陈力博士;5个上市新药发明人Jack Baldwin博士;药明康德创始人、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富达亚洲风险投资执行董事Daniel Auerbach;美国ARCH风险投资公司执行董事Robert Nelsen等,他们不仅希望华领医药成为成功的中国医药公司,还希望华领人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探路者和领军者。
  陈力强调,这些人和资源在华领医药还没有创立的时候就已经汇聚到了一起,而这种凝聚力来源于他们对人类研发成果共享的渴望,更来源于对中国生物医药将会引领全球产业创新的信心。

  ·专家顾问团队
  华领医药的专家顾问团队包括了十几位全球范围顶尖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曾经手完成多个上市产品,也看到过多次失败,丰富的经验帮助他们对一个项目的技术路线、研发目标、市场预期等作出精准的判断。
  专家顾问团队带给华领医药的不单是专业,还有速度。至今,华领已在全球范围内筛选新药项目百余个,确定投资3个全球首发创新药。“我们的第二个关于治疗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创新药的项目也已经完成了先导化合物选择,申请了专利,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预计在2015年进入Ⅰ期临床研究。”

  ·运营管理团队
  用陈力的话说,这是真正属于华领医药这家公司的一班人。人数不多,但个个是精英。其中有既懂基础研究又懂临床研究的MD、PhD双料博士,又有专门负责药物研发、安全、生产、监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
  这个小团队掌握、控制着整个项目的研发进展,他们将拆分后的项目内容分配给适合的合作团队,协调各方的高效合作,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合作团队
  目前华领医药的合作团队已涉及十几家单位、百余人,不仅包括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大的医药外包公司,而且包括国家上海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专家团队。
  经由运营管理团队的协调、分配,把每一部分项目内容交由最适合的团队,利用既有的成熟平台、专业的技术和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的项目内容。“这些合作平台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避免了华领相关固定资产的投资,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项目高效进行,同时也使各个平台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在团队、资本、项目、管理四大要素的驱动下,遵循着“中西合璧、联合创新”的运营理念和模式,华领医药积极整合一切可利用的国际、国内优质资源,以联合合作的方式,逐渐汇聚成一股战略合力,保证项目从筛选到推进各个阶段的顺利开展。
  而这一模式的创建,也使得华领医药的创业思路从起步就与众不同。传统医药公司的创业往往选择有前景的项目,从科研的最前端逐步推进,而华领医药却可以凭借实力雄厚的投资团队和眼光精准的项目选择团队,直接引进马上上临床甚至快上市的成熟项目,从而节省临床前甚至临床的时间投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观收益。

  新的审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全球首创的全新化合物,旨在以新机制解决新需求,且是首次在中国开展创新药的早期临床研究,这些都意味着申报、审评之路可能会更长。
  事实却并非如此。从2012年3月项目启动,经过技术转移、资料筹备、项目申报,到2012年底,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申报完成,进入国家药审中心审批程序;8个月之后,获得临床批件;再2周之后,项目Ⅰ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连陈力这个当事人都在感慨:“这样的速度和质量都是非常高的。”
  要知道,我国以前的新药申报是以化合物的结构为导向和定位的,相关法规和审评程序也都是依此而设。直到近几年,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新药和新药研发的定义逐渐从传统的“药物生产”向“新药的研制和创新”过渡。这种过渡对新药申报系统和审评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我国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的需求,国家药审中心的工作人员建立起了专门针对创新药临床研究的申报系统和审评模式—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中心,以保证临床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安全性为核心,包括立项依据、临床需求、临床开发现状、之后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及安全性评估等在内的新的申报审评模式。
  华领医药是这个新模式的尝试者,其糖尿病新药是以新机制针对临床上的新需求而开发的新产品,其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见证了我国新药审评模式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这是华领在药品研发、管理模式之外所做到的另一种尝试,而这一尝试无疑会对我国医药行业成熟的新药申报审评模式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力一再强调,如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大力推动,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形势大好。同时,从“仿制为主”到“仿创结合”,再到“创制新药”,这不仅是我国药物研发模式的转变,更是生物医药创新理念的提升。华领人坚信,终有一天,中国将转变成为国际药物研发创新的中心,为世界带来高质量的创新药物。而华领医药立志成为促使这种转变尽快发生的驱动力量,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陈力,自1992年起就职于美国罗氏研发中心,是asthma的临床药物R411的主要发明者之一,曾领导多个研发课题,拥有20年新药研发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及研发中心管理经验 。
  2004年初作为主要创始人之一,领导建立跨国医药公司在华首家新药研发中心—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创建华医药(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6月,创立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