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科学·论

直击生猪疫病 求解防控措施

猪圆环病毒病研究成果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

  姜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农业部动物细菌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猪病防控岗位专家等职务,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研究领域涉及畜禽重要疫病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诊断和免疫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得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3项国家科技发明专利。

姜平教授(左)指导研究生实验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经历几次大起大落,就像股市一样充满风险。根据资料显示,2006年至2007年,猪蓝耳病暴发使生猪存栏数量明显下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然而,猪肉价格回到正常水平没多久,2011年爆发的腹泻病又给猪仔存活率带来严重影响,猪肉价格再次出现较大波动。
  不难发现,养猪业的每一次起伏,很大一部分是由生猪疫病流行所致。我国养猪量居世界第一,猪病防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如今防控手段已有很大改善,但猪病难控的局面仍然客观存在。
  猪病难以控制究竟与哪些原因有关?如何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控制猪病的发生?近期,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猪病防控岗位专家姜平教授接受本刊专访,就上述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记者:近年来,猪瘟、蓝耳病等疫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且生猪疫病越来越复杂。在您看来,猪群整体免疫水平的下降,是否与这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有关?
  姜平:我国很多猪群免疫水平低下,确实与猪瘟、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原有关。这类传染病原可以相互作用,一旦猪群受到其中一种病原感染,很可能引发其他病原感染。我国政府和养殖企业对这些疾病的防控十分重视,采取了疫苗免疫接种、分群或“全进全出”等综合性饲养管理和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等办法进行防控,使得这些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急性爆发和流行正逐步减少。但亚急性、温和型病例却时有发生,发病过程和经济损失与饲养管理条件和应激密切程度相关。
  记者:以猪蓝耳病为例,此前相关人士说已得到控制,但您认为并没那么乐观。那么现在您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姜平:我国猪蓝耳病毒的流行十分广泛,极大部分猪场都存在带毒现象,因此猪群的免疫力普遍较低。而且这种病毒的基因很容易变异,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常常达不到理想水平。就蓝耳病来说,我国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分为美洲型和欧洲型两种血清型病毒。美洲型病毒存在很多基因亚型,高致病猪蓝耳病病毒就是其中一种,它的基因和毒力都很有特点,所以被单独命名。同时,猪群中还存在很多其他亚型的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它们的毒力和抗原性均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一旦时机成熟,很可能形成新变种。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蓝耳病活疫苗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效果还是很理想的,而且养殖户对该病的综合性防控管理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所以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猪蓝耳病防控现状比较乐观。但我认为,现阶段我们应该加强对蓝耳病抗体检测和变异毒株的检测,加快研究开发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的疫苗,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进一步改善猪群饲养设施和设备,减少次生危害。
  记者:您研究蓝耳病多年,对于它的流行规律有什么发现?怎样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控?
  姜平:纵观国内外蓝耳病病毒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这种病毒的流行有一定规律,大约5年一次大流行,3年一次小变异。该病1996—1997年在我国第一次爆发并流行,2001—2002年为第二次,第三次则是在2006年,且不同时期的病毒基因序列均有不同程度变异。近年来,学者们发现,该病毒基因、毒力和抗原性仍在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频繁的人类活动和猪群活动、不同生物种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等都可能引起病毒基因变异。
  我们发现,该病发病与否与该病病毒的感染状态关系较大,短期内如果猪体内病毒大量增殖,发病的可能性就很大。病毒的感染状态主要取决于猪群的免疫状况、饲养环境以及猪群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同时我们还发现,该病的死亡率、发病持续时间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猪群的管理水平、预防性用药成本和猪的市场价格有一定联系。因此,我认为除了加强病毒变异的监测,把握正确的疫苗免疫程序和接种时间,减少疫苗接种给猪群带来带毒压力之外,还要进一步改进饲养管理条件,提高卫生水平,避免其他病原的混合感染。
  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哪些防控蓝耳病的疫苗?养殖户怎么选择合适的疫苗?
  姜平: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类,其中,活疫苗有很多毒株,包括高致病性活疫苗(JXA-1R、HuNan112、TJM-92)、传统毒株活疫苗(R98和Ch-1R)以及进口的VR2332传统毒株活疫苗。一般情况下,活疫苗有基因重组和毒力反弹的风险,对不同亚型的流行毒株保护作用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选择疫苗不可盲目,应该根据流行毒株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并注意疫苗免疫程序。此外,也不要忽视“全进全出”和分段饲养管理方法、封闭饲养和发病猪血清驯化技术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的作用,同时,预防保健用药也可以防止细菌性病原混合感染,减少发病死亡率。
  记者:猪圆环病毒也是危害很大的生猪疫病,您用8年时间研发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能否谈谈这段经历?疫苗的效果如何?
  姜平:1998年我在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兽医学院进修时就注意到了这种病毒,因为该病1997年首次在加拿大暴发时曾引发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当时我们研究组利用PCR方法对江苏省几个猪场送检的临床病料进行了检测,均为阴性。2001年年底我回国,发现很多规模猪场出现了“高热综合症”,尤其在夏季,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那段时间,实验室收到很多病料,我们也实地调查了近百个猪场,在对病原进行检测之后,发现很多病例都存在蓝耳病毒(PRRSV)和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的情况,而且猪体感染的试验证明,这两种病毒同时感染明显增强了致病作用和临床发病程度。
  当时我们对发病猪的内脏和淋巴组织悬液进行了灭活处理,然后做了免疫接种,发现这种方式对控制临床急性发病有一定效果,我们猜想也许灭活型疫苗对该病具有保护作用。这就激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于是研究小组开始了该病灭活型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当时国内外均没有关于该病疫苗研究的消息。在克服了病毒培养、灭活、免疫佐剂、疫苗质量标准制定等难题后,2007年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获得了农业部批准,开始进行临床试验;2010年8月在国内第一个获得新兽药注册并成功上市。目前,该疫苗由洛阳普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南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量达5000多万头份。
  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它可以有效降低生猪感染该病的几率,降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能有效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它还打破了进口疫苗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我了解到您有一项关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课题入选了2013年教育部科技研究重大项目。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哪些问题?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姜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也就是俗称的猪蓝耳病,这个课题也入选了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周期为5年,属于应用基础研究。我们主要是想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该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解析病毒免疫调节相关蛋白,寻找新型疫苗的靶向分子和蛋白,最终目标是为了研制新型光谱疫苗。目前,我们已经在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发现了两种与该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蛋白,还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记者:政府一直号召加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作为这方面的专家,您认为目前我国防控工作面临哪些难点?对于科学防控您有何建议?
  姜平:我国猪品种单一,50头以上规模化猪场估计有30%~40%,规模化程度差异很大,饲养管理方式和生物安全控制相对落后,种猪群饲养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而且我国猪病复杂,上世纪60~80年代的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大猪病依旧存在,猪蓝耳病、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等新的猪病不断出现并流行。这些都使得我国猪病防控面临诸多困难,尤其在猪场设计、饲养管理方式、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环境控制、疫苗品种、药物质量、疫病诊断技术和兽医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不足。
  当前,在猪病防控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理解和贯彻落实“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工作方针,在农业部统一领导下,科学设计规划布局养猪规模,引进、学习、推广先进的养猪技术,建立种猪场疫病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高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重点抓好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不放松猪圆环病毒和气喘病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同时,还应该鼓励科研机构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科技集成,及时转化最新科技成果,组织科技力量,进行集中攻关,控制猪伪狂犬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疫病的重新发生和流行,确保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创新的?对生猪疫病研究而言,怎样才能实现创新突破?您下一步有什么研究计划?
  姜平: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和生命力。我国猪病研究有很长的历史,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如何利用这些成果也是创新。对于我们猪病研究人员来说,创新必须在关注国外疫病流行动态、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养猪特点和猪病流行情况进行,一旦确定目标,就必须根据计划逐步实施,坚持不懈。
  现在,由于蓝耳病病毒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仍未明了,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率也未达到理想效果,同时猪圆环病毒带毒混合感染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免疫抗体和野毒抗体仍没有被鉴别出来。所以,未来5年,我们主要还是围绕这两种疾病的致病和免疫机制、诊断和免疫防控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争取为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