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发明人的“大义工”——刘镇宇



刘镇宇



        虽已年届87岁高龄,刘镇宇对于发明创造依然热情不减,仍在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希望用两岸发明人的智慧为更多百姓带来福利。目前,他已与沿海各省科协、发协、职协及湖南、新疆总工会签署合作协议书,将“义务地扩大推行发明运动,激励3亿发明人,加速重返世界科技领先地位,用切身行动来做广大发明人的‘义工’。”
        记者:据说您被称为发明人的“大义工”,为什么您会得此雅号?
        刘镇宇:由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大部分发明人的生活环境都不是很好,搞发明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所以我们现在没有专业、专职的发明人,他们都有另外的工作,不能为了发明创造这件私事请假或旷工。身为发明协会负责人,一定要体谅这个情况,所以我必须在周六、周日或晚上下班以后为他们服务,尽量给他们方便,而且都是免费的,这也许就是“义工”吧,这个雅号是他们给我的。
        记者:您以研究和发明作为自己的志业,视推行发明运动为一生的使命,那么您是怎样走上创造发明之路的?
        刘镇宇:1967年6月1日,我退休以后,深深地感觉到要创业致富就必须搞发明,于是我拾起了研发创新的兴趣,邀集了8位有研发兴趣和经验的好友,成立了大同世纪综合研究发展中心,自任负责人,先后完成发明数十种。本着发明奉献的理念,这些发明均没有申请专利,而是献给有关单位参考采用,因此,我在台湾省多次获得表彰。2005年12月,美国加州科技大学(ITU)得知我的情况,随即颁赠“世界杰出发明家”奖项,并颁赠“科技博士”学位。
        期间,为了扩大推行发明成果,1972年1月23日,我邀集了30余位同好,成立了台湾第一个发明社团—台湾省发明人协会,使发明事业风起云涌地发展开来。1980年4月,我又创办了“高雄市发明人协会”,同年9月份又扩大成立了“中华发明协会”,1989年元月,继续创办了“国际发明得奖人协会”。
        记者:您现在不光为台湾的发明人服务,又在为大陆各省发明人做“义工”。为了促进两岸发明创新,使发明成果惠及民生,您这些年来都做了哪些工作?您现在还自己从事发明创造吗?
        刘镇宇:1987年福建省发明协会王少昆副会长率团来台访问,闽台双方达成共同推行发明运动的协议,我在运动中一直呼吁:“扩大推行发明运动,激励出3亿个发明人,中国一定强,重返世界科技领先地位指日可期!”数十年来,我不断地奔走各地,不断地大声疾呼,并于1999年应青岛科协邀请访问,达成了合作协议。2002年5月,北京举办了“京台科技论坛”,我作为唯一的代表出席并应邀上台致词,把上述的论述再度喊出来。2005年率台湾发明人40余人,参加广州科协举办的“穗港澳台应用科技展示会”。2006年6月19日,与福建省总工会、发明协会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在“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成果展)中增加“发明创作项目展”,迄今已展出五届,被福建总工会领导称为“开山鼻祖”。2008年6月21日,应泉州市职工技协之邀,除了签署合作协议以外,还受聘担任总会“荣誉会长”。
        如今,我仍在从事发明创新,2010年我突发研制“油井灭火弹”的念头,目前正在研发中;如果完成后,将献给国家及世界产油国,为保护资源、保卫生命、防止污染、绿化全球作贡献。


   刘镇宇,原籍山东,退休后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脑力资源和推动发明运动,现任台湾省高雄发明人协会理事长,曾任台湾发明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雄市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1980年在他的倡导下,创办高雄发明人协会、高雄市两岸交流协会;他同时也是台湾发明人协会创始人之一;曾获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优秀组织奖,任海峡两岸“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代表团团长,也是在该交易会中开办“发明创作项目展”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