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访两院院士常印佛




常印佛院士1993年在新疆阿舍勒铜矿考察


        1956年夏天,在从南京地质部华东地质局机关调往安庆扬子江中下游普查队的船上,常印佛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月光如泻笼江干,一曲离歌秣陵关。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烟青霭铜官山。三载征程兴未尽,期年伏枥当思还。此身许国无多求,乐在图书山水间。”他说,这首诗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1931年,常印佛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同当时许多从帝国主义侵略年代走出的青年一样,他也深受科学救国观念的影响,觉得国家要想摆脱贫穷落后,首先要开发富源。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常印佛选择了地质学,希望能够为国家寻找矿产资源。
        1952年,从清华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地质部直属的321地质队,在安徽铜官山从事矿产地质勘查,曾先后被派往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91年,常印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又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现供职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曾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现兼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1953年,常印佛参与了铜官山“中间”地质报告的编制工作,之后又负责编制1955年的“最终”地质报告,这两份报告在当时为矿山和冶炼企业首期建设提供了地质依据。在近20年野外工作期间,以常印佛为首的团队先后发现和探明了一批矿产地,详细勘探了狮子山和凤凰山等大中型矿区,为铜陵有色金属熔炼基地的扩建提供了资源保证。他还组织测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幅(铜陵幅)1:50000地质图,大大提升了成矿远景区的地质研究程度。在找矿勘探学领域,他提出继“点”上和“面”上发展阶段之后,应及时进入“立体”发展的第三阶段,并开展了立体填图试点工作,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意义。
        常印佛在对长江中下游矽卡岩型矿床的研究中,率先在我国引入了“层控成矿”概念。地质学家们在该地区发现了一类有特色的矿床,它既具火成性质,有时又具水成特征,它的成因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常印佛在吸收国外新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研究指出这是一种复合成因矿床,于是提议建立一个新的矿床类型或亚型—“层控矽卡岩型矿床”。这个具有开创性的观点,引起多方人士的重视,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同时对矿产勘查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常印佛在区域成矿分析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成果。据他介绍,地质上有几类成矿背景或环境,其中有一类就在大陆内部。他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解剖,提出了一个陆内成矿带的形成、发展,到最后定格的一套成矿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指导找矿实践,还丰富和完善了陆内成矿理论。此外,他早年在铜陵工作期间,还发现了隐伏在表层以下的“隐蔽基底构造带”,它控制着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这一发现推动了找矿思路的深化和发展。
        常印佛在区域成矿分析和成矿理论研究与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援外技术工作中,他被所在国分别授予二等和一等劳动勋章;同时他还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是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