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刘建明代表:乡村产业升级需要更多新面孔

  2023年03月27日  文/本刊记者 张婷 魏晓文

推动融合型农业人才下乡交流,给农村产业带来新知识、新技术,进一步使人才要素“聚起来”,农村产业“强起来”。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带来了关于加大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刘建明所在的棠棣村以花木产业闻名。2017年漓渚镇“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项目申报成为全国首批15个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棠棣村是其中的核心村。为了配合打造这一项目,棠棣村打造了千亩花海、兰心民宿等众多农旅项目,还引进先进设备,在原有花卉种植的基础上建立了兰花智能基地。2022年,在柯桥区推进“共富星村”建设,按漓渚镇“全域美丽示范、全面共富先行”目标定位,棠棣村以“花满棠”强村公司为载体,建立了浙江省首个红色共富研学基地,共吸引8万人次研学旅游。

2022年,棠棣村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旅游收入超过800万元。

“虽说群众富了,但棠棣村的发展还是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刘建明指出,棠棣村实现了产业升级,多数经营、从业人员却还是“老面孔”,当前乡村产业基础薄弱、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此前,有位蝴蝶兰种植大户想要扩大种植规模,在棠棣村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种植基地,但苦于没有设施农业用地、没有资金,项目最后只能搁置。这是棠棣村村发展产业时遇到的实际困难,而同样的发展困境在不同的村子都有出现。

刘建明建议完善扶持乡村产业政策机制。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矛盾比较突出,很多项目因为缺乏建设用地无法落实,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为保障发展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需要多想办法、多亮绿灯。

具体而言,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中提前预留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指标给与乡村,用于发展相关产业,积极探索省市区(县)联动“点供”用地,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推动融合型农业人才下乡交流,给农村产业带来新知识、新技术。

刘建明还建议加大乡村产业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乡村产业,同时鼓励、引导农民通过股份制合作的方式把土地等生产要素及时转化为相应的股权,对涉农企业贷款给予利率优惠。

在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刘建明认为,要做好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贫困地区实施特色产业培育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根植于乡村的特色种养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责编/柯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