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ESG双引擎—— 第七届战略供应链50人论坛在沪举办
7月21日,主题为“出海支撑力——供应链数字化&ESG”的“第七届战略供应链50人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举行。
据了解,该论坛由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和国际供应链与国际运营管理学会联合主办,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三十周年校庆系列品牌论坛之一。本届论坛聚集了来自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的20余位顶尖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登台分享。论坛现场发布了《2024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字化研究报告》。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凌文强调了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和ESG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全球各国需在2030年前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以应对1.5℃温控目标。中国能源结构正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逐年上升,但中国企业在ESG国际评价中仍面临低分挑战,他主张结合中国国情构建ESG叙事,并提倡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数据自动化及透明度。面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及美国潜在的清洁竞争法案带来的全球碳减排趋势,他深度剖析了供应链转型的紧迫性,出海企业需积极响应国际减排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足迹。同时,加强碳排放数据的监控和管理,准备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碳排放报告与鉴证要求,并重视负责任营销,避免“漂绿”行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凌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在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中国供应链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海外拓展是一项长期且主动的战略布局,旨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塑造全球竞争优势。汪泓教授特别指出,“供应链数字化”和“供应链的ESG”,是推动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支撑力。管理全球供应链相较于国内供应链更具挑战性,因为供应链节点的分散和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更高的供求协调与库存运输成本。而供应链的数字化,则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横店集团管理学教席教授汪泓
本次论坛上,瑞典林雪平大学生产经济学教授、欧洲决策科学研究院董事、国际库存研究学会前主席唐讴,着眼于氢能源市场与供应链的未来展望,着重从瑞典与欧盟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氢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核心角色;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获得者李霄剑代表杨善林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团队分享了对科技战略供应链的研究与思考;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开鹏介绍了施耐德在构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深度剖析了京东物流在ESG和供应链数字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及未来战略。
同时,本届论坛设有圆桌对话环节,企业家和学者将分别就“数字化护航”“应对碳挑战”“产学研合作”三大核心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富士康首席数字官史喆、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杨钧、正泰居家副总裁牛建涛、华兴源创汽车事业群海外总监陈祥文作为嘉宾参与“数字化护航”专题讨论。嘉宾们认为,企业在出海时,集中运营和本地化运营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需要区分好它们的适用条件。同时,出海时的市场开拓和团队招募是关键问题,数字化在这方面能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数字化护航”专题讨论
必维集团副总裁兼认证事业群总经理邹凤贤、日立空调总经理张振军、亿纬锂能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裁冯俊卿、极熵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东来参与“应对碳挑战”专题讨论。嘉宾们认为对出海企业而言,响应国际合规监测是企业面临的必要挑战。同时,制造企业在做好自身降碳的基础上,也要带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协同降碳。在此过程中,供应链关系管理和数智化技术手段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应对碳挑战”专题讨论
瑞典林雪平大学生产经济学教授、欧洲决策科学研究院董事、国际库存研究学会前主席唐讴、震坤行董事长兼CEO陈龙、赛意信息董事长兼CEO张成康、值得买科技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隋国栋参与“产学研合作”专题讨论。嘉宾们认为,当前通过数字化来赋能供应链出海行之有效,数字化系统通过在多个国家、多个工厂的实时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源使用率、质量及交货速度,从而提高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其次,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如能够抱团出海,通过共享设施、共享资源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
“产学研合作”专题讨论
(责编/建安)
手机体验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