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
世界气象组织(IMO)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 世事总是笼罩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下,人们愈想看清楚就愈会陷入迷茫当中。维基解密如是,气候变暖如是。为什么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天气还这么冷?全球变暖趋势是不…
-
范云六着力科技创新 发展生物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 她,最早建成我国DNA体外重组质粒;建立了农口第一个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并获得延缓害虫对转单一Bt基因植物产生抗…
-
张履谦人间正道是沧桑
他以85岁高龄仍然坚守科研一线;他以不竭睿智为航天事业建言献策;他以赤诚之心应对世事变迁转折;他以乐观豁达书写沧桑人生……他是张履谦,我国著名雷达与空间电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弹道有痕 进取无疆
余梦伦,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生于上海,原籍浙江余姚。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1958年转学计算数学专业。一直从事实用弹道工程设计,为我国弹道式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做…
-
建筑节能的发展之路
江亿在IndoorAir国际会议上组织与会专家参观清华节能楼 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建材业、建筑业飞速发展,建筑运行的耗能大约占到了全社会商品用能的1/3,成为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领域,因此,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
化学家说磷
赵玉芬,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曾任清华大学生命有机磷化学剂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
访两院院士常印佛
常印佛院士1993年在新疆阿舍勒铜矿考察 1956年夏天,在从南京地质部华东地质局机关调往安庆扬子江中下游普查队的船上,常印佛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月光如泻笼江干,一曲离歌秣陵关。星火危崖采石渡,紫烟青霭铜官山…
-
长安意匠
有人说,西方古代的建筑是为神而建,而中国传统的建筑则是为人而建。在中国传统建筑领域,就有一位为高品质的温馨生活而古今求索的女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一个建筑师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人们谈起她的名字的时候会想到…
-
中国水声先驱——杨士莪
海洋是我很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它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海洋可以给我们很多好处,也会在很多地方给我们捣乱。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它的有利方面,限制它的捣乱?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方向。&nb…
-
戴汝为院士荣获“中国模式识别科技终身成就奖”
戴汝为院士在大会上发表获奖感言郑南宁院士为戴汝为院士(右)颁奖 2010年10月21日,在重庆大学召开的“2010年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CCPR2010)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IFAC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本…
-
跑好自己在科学接力赛中的一棒
2010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做报告 地学人生——“跑好自己的一棒” 莫宣学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学生中走出的第25位院士,他的地学之路也走过了50多个年头。在过去的35年间,他累计有73个月在野外工作,其中70个月是在青藏…
-
坚持与创新 只为固我国防工程
他,心系国防科研事业,把全部心血倾注在我军防护工程研究上,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他,瞄准世界军事发展的前沿,创建我军第一个地质力学模型实验室,为我国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理论研究和我军高抗力工程技术研究做出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