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综合新闻

果壳网:让科技工作者“变有趣”

“ ‘超级半导体’:天黑请闭眼,我要变形了!”这是果壳网一篇科普文章,它以饼干和牛轧糖为喻体,材料的脆性和塑性为本体,介绍黑暗的环境可以使一种半导体材料从脆性转变为塑性的一个日本科学家的发现。

果壳网.jpg

果壳网

有趣的科学知识表达方式,给了读者阅读的快感。果壳网,坐落在北京东三环富有艺术街区的郎园Vintage内,成立于2010年,作为科普类媒体,嵇晓华(网名:姬十三)作为创始人给果壳网的定位是一家泛科技主题垂直网站、泛科技兴趣社区。

 

让科技有意思

“十三最开始是在《三联》上的‘生活圆桌栏目’投稿、发表文章,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关注这个人才,后来恰逢我在当时工作的《华夏地理》杂志上开辟‘科学家’专栏,随即我在博客上开始跟十三约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果壳网副总编吴欧说道。嵇晓华在公司经常被同事、员工喊作“十三”,平易近人、为人随和成为吴欧及其他同事对他的评价词。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嵇晓华).jpg

果壳网创始人嵇晓华(姬十三)

“对于刚起步阶段的我们来说,包袱相对小些,如何更多的吸纳用户成为公司主要前进的动力,科普要做的有趣,才能吸引用户愿意把时间花在我们这里;我们作为一家泛科技类的公司,区别于传统的科学传播机构,在形式的变换上,果壳网相对灵活一些,在接受投融资上也比较容易,‘船小好调头’。”嵇晓华说。

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果壳网网页端和移动端产品每月覆盖量为千万量级用户。2014年底,果壳网获得好未来与IDG的C轮2000万美元融资。除新媒体的主品牌之外,果壳网还拥有科学人、果壳少年、果壳商店、吃货研究所、十五言、果壳短视频、饭团等多个子品牌。

今年2月,果壳网推出青少年类产品“果壳少年”,在这里组建有各个学科的教研组、编辑部和作者群,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少年编委会。

果壳网联合创始人姚笛提到:“少年编委会是‘果壳少年’的特别之处。所有的编委,都是少年。他们不仅参与内容选题、策划、编写、定稿的全部环节,更重要的是,只有经过他们评审的内容,才能上线。”

 “我们的理念是‘让科技有意思’。不是所有的科研主题都可以做科普的主题,我们的一个特点是追踪时下热点,引入科学相关的知识,换个角度进行知识场景变换,做到的是主题有意思;文字语言的运用上,我们的撰稿团队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科学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有趣的语言,实现语言有意思;文字、视频、漫画、GIF动图,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以及自媒体、直播、抖音等新传播手段也让科学传播变得更有意思。”嵇晓华阐释果壳网的“有意思”。

 

把科普做起来

科学知识自身其实是没有变化的,果壳网做到的,是一直跟着互联网时代发展而变化。

吴欧在记者面前打开“鲸类本”,这是果壳网旗下果壳商店制作的一款文创产品。她指着首页的鲸类的图画,说:“这是中国的一名插画师“宁静海的菊石君”(网名),花了十年时间绘制出的一套全鲸福,我们在“长鲸吟”(网名)的帮助下整理了观鲸地图,历时 5 个月,制作了这套鲸类本。除了插画,这个本子里还有一个世界地图,标注着鲸在全球的分布地,人们对照地图时间表,可以每年准时去观鲸。”

果壳商店的文创产品“鲸本”.jpg

果壳商店的文创产品“鲸类本”

除了“鲸类本“,果壳商店每年还会推出爆款文创产品《物种日历》,每一页上都有暖心插画和对应的科普文章。如果它们只是陈列在商店内,你肯定不能发现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意义。如果把这些创意和科技展馆相结合,把科技里面冷冰冰的机械装置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果壳网目前同浙江科技馆、中国科技馆以及上海科技馆都有合作,其中菠萝科学奖是与浙江科技馆共同做的。像二三线城市的科技馆时常面临周末火爆,工作日人烟稀少的人流不稳定的状况,从侧面也反映出家长的意识中,孩子需要接受科学知识的灌输和培养,而果壳网正运用自己的科学解读能力同科技馆合作。

科学解读能力离不开果壳网的编辑团队,团队成员基本上是理工科背景,在做日常选题时,他们每个人会根据自身所学专业来做当期的选题;同时撰稿作者还有科普达人等。所有的文章在发稿之前,都要经过作者之间、多名编辑之间的多次审核,对于相关有疑虑的专业科技知识,果壳网会请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确认指正,达到“智趣”的阅读体验。

“细心的读者在阅读果壳网的文章时,会发现在文末有多处引用的信息源信息,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会找到信息源的原文作者来审核,这已经成为果壳网的一个传统。”吴欧介绍说。

目前,果壳网有83位受聘科学家顾问,其中包括11位院士,而其广泛联系的科技工作者也已有1000多人,同时果壳网还建有自己的数据库,人才、科技等资源正源源不断地汇入到数据库中。

“科学家做科普最适合了,他们对自身研究的科研领域了解深刻,如果能够让他们来做科普,那科学知识传播的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嵇晓华说。

 

留住“科普”人才

科普没有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体系,对于这一领域的人才,是比较难培养的。

“我们创业之初甚至目前,对于科普人才梯队的建设都面临一些困难。记得最初成立果壳网,我在招聘海报上做的都是钢铁侠、绿巨人、蜘蛛侠等超级英雄在写作、撰稿的场景。”嵇晓华说。

嵇晓华接受采访现场_副本.jpg

嵇晓华接受采访

大部分来果壳网应聘的,大都是理工科学历,对科学比较感兴趣。

 “我们这儿的人才培养,一般是需要2-3年的周期培养一个编辑。曾经我带过一个编辑,很长时间把他培养起来了,成长为能够独立撰写审核文章的合格编辑,结果,由于当时我们的平台有限,他选择了跳槽,留住人才是有困难的。”吴欧讲道。

 “随着我们企业、平台的壮大,福利待遇的提升,我们每年对员工都有境外游的机会,同时对团队成员的职业晋升也有一套成形的体系,从编辑岗到管理岗再到可以独立开辟出新的版块,职业发展方向的明晰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才流失的问题。”嵇晓华说道。

如今,果壳网的团队规模已发展到100多人,以年轻人为主,在嵇晓华的眼里,他认为团队成员的思想都很灵光,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趣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