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徐光宪等众院士呼吁建立稀土资源储备制度


徐光宪院士      摄影/宋 晖        在8月9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给论坛发来贺信,贺信呼吁我国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强化资源保护,以夺回稀土产品的国际定价权。同时发出这一呼吁的还有多位院士。
        徐光宪院士的贺信刊登如下:
        热烈祝贺首届中国包头•中国稀土产业发展论坛胜利召开!
        强烈呼吁国家建立稀土战略元素储备制度。理由如下:
        1、稀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战略资源,是“工业维生素”,用量不多,但不可缺少。具有1~13个4f电子的13个元素的电子能级达1639个,能级之间有199177个可能跃迁,比其他化学元素多几十到几千倍。因此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丰富的光、电、磁、超导和催化活性等优异性能,是不能替代的高新技术和军事战略元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稀土就没有高新技术”,“没有稀土,美国就打不成海湾战争”。
        2、我国上世纪由于方毅副总理八上包头,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多次指示,全国稀土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稀土冶炼和萃取分离理论及技术等方面已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并在全国普遍推广应用。90年代以来单一高纯稀土的产量已占世界90%的份额。但由于科技界、企业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薄弱,本来只在包头、上海、珠江三个国营稀土大厂推广的分离技术,迅速扩散到地方和私营企业,建厂达几十个之多,生产能力达12~15万吨,大于全世界的需求量10万吨,造成供过于求,人为压低稀土价格。使全国稀土行业面临无利的艰难困境。中国稀土学会周传典名誉理事长以及全体会员,国家发改委稀土专家组组长李东英院士领导下的全国稀土专家们(我也在内)都感到非常惋惜,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呼吁稀土行业,像欧佩克那样,自律限制产量,提升价格,但没有得到一致意见。
        3、2005年和2006年院士两次上书国务院,得到温总理的迅速批示,下令国土资源部从2007年起,限制稀土生产8万吨,小于世界需求量10万吨。这个消息公布后,2006年的稀土价格就上升了1~3倍,2007年一直维持高位。那时我们才知道国土资源部是有宏观调控能力的。但已造成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中我国稀土出口损失外汇几十亿美元。凭空使日本、韩国等收购储备了可供20年使用的中国的廉价高质量单一稀土。
        4、自2008年起,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稀土价格大幅回落。但更重要的实际原因是,日本等国有了20年的储备,看稀土价格高了就不买。使他们反而有了国际稀土定价权。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英国《泰晤士报》今年3月9日发表文章指出:全球95%以上的稀土金属都将由中国生产供应。它们广泛应用于手机、激光器和航空业等方面。随着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率方面加大努力,中国的主导地位将变得更具有战略决定性,因为很多重要的环保技术,例如风力涡轮机、低能耗灯泡和混合动力车等都非用稀土不可。随着中国大幅削减每年的稀土金属出口配额,中国在稀土供应方面日益崛起的实力及其明显要把它作为“21世纪的经济武器”的意图令日本政府感到担忧。中国已经开始研究如何使这些金属给本国公司以其它国家难以匹敌的竞争力。
        为此我强烈呼吁国家建立稀土战略元素储备制度,拨出十亿美元左右用于在稀土价格低迷时收购稀土作为战略储备。包钢稀土集团公司也在考虑储备稀土,如有国家作为后盾,就可以收回稀土的国际定价权。现在稀土的价格低于1985年的水平,是很不合理的,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于国家而言,储备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可以分散购买大量美国国债的风险,也是一种有利的选择。现在美国把他的稀土矿完全封存起来,等待几十年后稀土价格可能上升100-1000倍。以上建议当否?请各位专家审阅修改。
        此致敬礼
        再次祝贺大会胜利成功!  
   
                                                徐光宪敬上
                                              2009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