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

践行卓越绩效管理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保持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科学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全球产业正在面临新的深度调整,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国有企业应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践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发展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制度,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企业基业长青。

关键词:卓越绩效管理;国有企业管理

国资委在《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中提出:要综合分析世界一流企业的优秀实践,深入查找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要在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1]。国有企业践行国际上公认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环境形势,本文将从卓越绩效的基本理念与评价标准入手,讨论国有企业如何将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融合,因地制宜地践行卓越绩效管理。


一、国有企业践行卓越绩效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上仍有提升空间。卓越绩效管理是全世界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管理模式,引进和践行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实现“以改革强化管理、以管理促进效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卓越绩效管理的内涵


(一)卓越绩效管理的定义及基本理念

1987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创新性地提出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这一概念,“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意味着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基础上发展系统化、集成化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是对世界各国成功企业成功经验的系统化提炼与总结,现今已为各国各个组织践行新时代发展理念、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管理途径。

在这一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响应国际发展趋势,建立了与之相对应卓越绩效评价体系——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提出了九项基本理念,即:远见卓识的领导、战略导向、顾客驱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合作共赢、重视过程和关注结果、学习改进和创新、系统管理[3]。

(二)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

《准则》明确了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价标准由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结果七个部分组成。七个评价标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促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国有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建立

特色卓越绩效管理体系


不同国家的国情、市场环境不同,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阶段与业务属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践行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切忌生搬硬套。

(一)立足国企特色,加强领导能力

卓越绩效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远见卓识的领导”,这一理念落实到国有企业即充分发挥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的作用,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通过创建品牌、召开会议、开展各种培训等多元化的方式加强领导作用,确保企业及员工始终跟紧企业发展方向。

(二)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的使命,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国有企业因国家的发展、行业的变迁,可能多次涉及改革与体制调整,这就要求高层领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确立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发挥高层领导在企业文化制定与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孕育符合发展实际的企业文化。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和平台,影响企业的相关方,确保企业的文化愿景充分传达贯彻落实。

卓越绩效的基本理念要求企业践行“学习、改进与创新”精神,重视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的运用。所以现代国有企业应当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特别注意学习、改进与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习型员工是企业追求卓越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不断改进创新、长效发展的关键。

(三)以战略统领卓越发展,重视有效绩效激励

卓越绩效体系要求企业践行“战略导向”,并通过有效的绩效预测跟进战略的部署,确保企业战略落地。为此,企业应当结合业务实际,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竞争环境、资源、法律、国内外经济形势方面等关键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制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战略,并制定关键的量化指标,制定绩效测量系统,有效应用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监测日常运作及组织的整体绩效,并根据偏差及时修订,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确保激励制度有效运作,支持组织的决策、改进和创新。

(四)立足顾客与市场,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卓越绩效管理体系要求企业遵循“顾客驱动”“合作共赢”的基本理念,“顾客与市场”亦是卓越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价标准之一。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践行“优化提升管理,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理念,维护企业现有的相互信赖、信息畅通、资源优质、合作长久的客户群或战略联盟。在对客户履约过程中,企业需注重加强对客户意见的落实,以及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通过主动拜访、加入行业协会、邀请客户研讨、资料分析、第三方资讯、内外部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或途径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及时将客户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传达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维护稳定现有客户。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企平台的优势,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提前捕捉动态变化的政策,从而及时调整战略,开拓新市场。

(五)以人为本、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是卓越绩效管理的两大基本理念。“以人为本”要求企业重视员工的学习与发展,在生产经营中重视安全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保障员工的权益,针对不同的员工群体,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支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管理和改进活动,并为员工参与的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与效果;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开发平台,建立各类人才推荐、选拔、培养和使用渠道,实施有效人才储备。

践行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履行公共责任,遵守诚信准则,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企业可通过制定贯彻落实《职工行为准则》培养员工的社会道德,结合企业业务可能对环境、民众造成困扰的方面设置应急预案,将影响降到最小;积极支持公益事业,由企业高层领导作出表率,引导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培养全员热心公益的热情。

(六)重视卓越绩效管理的过程,关注卓越绩效管理的结果

卓越绩效体系的基本理念要求组织“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过程管理”与“结果”是卓越绩效体系的两大关键评价标准。国有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卓越绩效管理“过程的实施与改进”的重要性,将卓越绩效管理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进步的实践过程,严格实施过程管理,注重过程中的经验累积。具体而言,企业应当关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研发管理、安全管理五大关键支持过程,重视相关的工作流程建设,关注相关流程运行后在主要经营方面展现出的“结果”(绩效和改进),包括产品和服务、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过程有效性和领导等方面的绩效,将企业取得的结果与竞争对手或标杆对比并进行评价,从中归纳总结差异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卓越绩效管理过程,提升过程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更卓越结果,追求企业长期的成功。


四、结论


提升管理水平,深化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为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应当吸收国际先进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结合国企业务发展实际,孕育企业文化,重视战略的制定,采用有效的激励模式,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社会责任,重视企业与员工整体性发展,探索具有国企特色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企业谋划长期的发展方向,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管理过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Z].国资发改革[2020]39号,2020年6月13日印发.

[2]黄群慧,张弛.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的核心使命与重大任务[R].国资报告,2021年,03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卓越绩效评价准则[S].GB/T19580-2012.

责编 / 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