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张帆:木本油料毛梾的“推广大使”

屏幕截图 2023-07-19 150604.png






屏幕截图 2023-07-19 150542.png

“毛梾产业几乎是从零开始,毛梾这个树种没有新品种和良种、没有果实精深加工研究,行业标准更无从谈起。在这近10年的研究中,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制定了毛梾油的标准。”山东万路达园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路达”)总经理张帆说道。

张帆更为人熟知的称号是“毛梾姐姐”,这是一个更能体现其人物个性和社会成就的称号。她出生于鲁中腹地泰安市新泰市天宝镇,大学毕业后在济南市工作并安家,2010年春节返乡过年时,看到乡亲们还处于贫困状态,她便开启了返乡创业之旅。

张帆先后在天宝镇、西张庄镇流转土地3000来亩,种植毛梾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助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因其在毛梾产业发展的突出成就,张帆荣获2022年山东省企业“创新达人”称号。


从丘陵到良田

在摸索中收获种植技术


毛梾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又名“车梁木”。主产于黄河流域,华东及西南地区也有分布,是北方珍贵的用材树种,也是国家大径材储备林的优选树种。其木材坚硬,可作车梁、车轴、家具等用;其果肉及种子可榨油,油可食用、药用、化妆品用,也可作高端润滑油;因其产量高又有“一株毛梾树,一亩油料田”的美颂;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是标准的“大产业、小树种。”

张帆在事业上与毛梾的初次邂逅发生在2011年。张帆回到母校山东农业大学请导师推荐适宜种植的树种,导师告诉张帆,毛梾既是绿化荒山的树种,又是木本油料树种,还是生物质能源树种,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还没有任何相关的科研资料,需要摸索前进。

就这样,毛梾成了张帆的研究对象。她当年便买了2000公斤毛梾果,次年按照导师指点的育苗方法将毛梾果播种在家乡200多亩的丘陵地上,但一根毛梾苗也没长出来。2013年,她总结上一年的教训,买了1万多公斤的果实,密植在200多亩的丘陵地,这次活了1000多棵,她把这些毛梾小苗集中到一片地里,精心地养护起来。

为什么毛梾在大自然中可以生长得如此好,而人工种植却不成功?张帆在困惑中参加了2013年底举行的林产业研讨会,一位专家的发言给了她启发——育苗需在良田,木本油料树种也不例外。

2014年,张帆租下近600多亩的良田地,同时改进了良苗技术,先大间距种上国槐,在国槐间隙以10种不同的育苗处理方式播种毛梾果,最终5000多公斤毛梾种子播下去,有6种办法管理的毛梾种子出芽很好,成功培育出200多万棵毛梾小苗。

又经过两年的验证,张帆成功申请了“毛梾规模化育苗”发明专利。

育出毛梾苗是第一步,张帆接着从育出的小苗以及外地引来的苗中选育新品种和良种,经过八年培育,她从观赏型、油用型两方面选育出20多个毛梾新品种,申报6个新品种,取得“大秋紫”“绿箭”两个新品种权;又研发出20多个毛梾新品种培养基配方,预示着毛梾将来会有20多个组培配方的发明专利、成果鉴定等。


创造条件

办理油料生产许可


毛梾规模化快繁技术已具备,张帆还想挖掘毛梾的深层次经济价值——毛梾油的提取和产业化。

民间食用毛梾籽油历史悠久,据《中华本草》和《中药大典》记载,毛梾的果实及枝叶均可入药,果实亦可榨油。自古至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偏远山区的人们一直用毛梾果实榨油并食用。然而,毛梾油中的成分无任何记载。

张帆决定看看这油的成分。她带毛梾果实求拜在齐鲁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成忠的实验室门下,在实验室进行了毛梾油提取实验后,经山东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样油中近81.3%的成分为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但有18.7%的成分无法检测。

张帆并没有气馁。她与王成忠转向了实验设备较为先进的京博化工研究院,最终确定了其未知成分是异油酸-Omega-7中的一种,具有抗癌、抗衰老等功效。这一发现让张帆惊喜不已,随即与王成忠签订了合作协议,朝着毛梾油的高效制油方向研究,取得了毛梾油提取、精炼两个发明专利。

办理毛梾油生产许可证成了新的难题。

2016年,张帆给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写了三封恳请制定毛梾油生产行业标准的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收到信后很快给中粮工科(西安)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工科西安”)下达了制定毛梾油行业标准的任务。张帆参与到其中,历时两年,毛梾油的行业标准制定进入了公示期。

这中间有许多插曲,张帆分享:“我和王成忠教授将前期检测数据都提供给中粮工科西安,但他们多次检测都没有检测出异油酸,中粮工科西安的专家很坚持自己的判断,但我无法接受这个结论,毛梾油中没有异油酸,就像元宝枫油中没有神经酸一样,就不珍贵了,我多次跑去西安,弄得专家极不高兴。后来另外一位专家接管了毛梾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我的坚持下,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测试,证实了毛梾油中真的有异油酸,我高兴得无法形容。”

行业标准从公示到正式颁布还需要两三年,张帆不想被动地等待,她将希望寄托在毛梾油企业标准上。2019年,毛梾油企业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企业标准备案并生效,依旧并没有解决生产许可的问题。

“毛梾油既不是普通食品,又不是新资源食品。市场监管局不认可国家企业标准平台上的企业标准,只认可卫健委平台上公示的企业标准,‘万里长征’的第二步开始了。”张帆说。

张帆向当地人民政府、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管理部门寻求帮助,各级领导都被张帆的精神感动,最后由市政府牵头,市卫计委、食药局、行政审批局、林业局、万路达等组成考察团,赴辽宁省朝阳市学习打造“文冠果油”特色农产品的先进做法——在仅有民间食用历史,没有新资源食品上市、未列入国家食药目录、无毒理实验的条件下,监管部门如何创造条件为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

后来,山东省卫健委组织开展了毛梾油食用历史和食用安全性调查,张帆为考察组的一员。2020年,考察组历经半年、行程近两万多公里,对山东、山西、陕西、河南、辽宁五省的30多个县市区的老百姓对毛梾油的食用习惯、食用历史、食用安全性等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过程不乏曲折,甚至出现了半个车轮悬在空中的险境,但调查结论很理想:毛梾油作为食用油安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历经三代工艺更新,食用历史多数地区在30年以上,有的上百年以上。

在外出考察的基础上,张帆查阅全省乃至全国的史料馆、县村志等资料,编写了五册《毛梾油申请作为普通食品管理调查研究和评估》资料,提交给山东省卫健委,再经省卫健委上报国家卫健委。最终在2021年元月,毛梾油企业标准在省卫健委平台上顺利通过。

“这一标准的成功通过,历经5年多,几乎倾注了我这些年的所有积蓄。当有人问我,值吗?我只是一笑而过。”张帆说。


“小树种,大产业”

的企业家本色


为了推广毛梾,张帆与中国林学会、山东林学会等几十家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先后召开了毛梾产业学术研讨会、毛梾产业发展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并于2019年12月25日联合成立了“毛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张帆当选为首任理事长。借助各种形式的产业合作,张帆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构建毛梾产业技术创新链,着力解决毛梾产业重大战略需求与共性关键技术,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

作为一个企业家,张帆也需要解决管理上的难题,中小型企业的困难在于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万路达此前是专业从事生态修复、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苗木花卉研发与销售的综合性园林企业,自2012年起万路达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了3000多亩的毛梾文化产业园。培育新产业也给万路达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依托毛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济南市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万路达与全国十多所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科研创新型团队,现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植物新品种权等科研成果30多项,取得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30多项。

毛梾油走向市场后,有望成为改变中国依赖国外进口食用油历史的重要植物。为了这个目标,张帆一刻都没有闲下来,制定标准的同时,毛梾油的生产设备研发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生产毛梾油的工艺复杂,国内还没有成熟的设备,张帆自费设立了科研小组,研制毛梾油的生产设备。经过几十次的试验,已经成功研制出提取、精炼毛梾油的全套设备,规模化生产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路披荆斩棘,张帆带领着毛梾产业经历了“无知-有知-认知-认可-推广”的发展阶段,也将自己的“小树种,大产业”的事业蓝图照进了现实。

“我将倍加珍惜‘创新达人’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深度挖掘毛梾的价值,使其实现集中化生产,尽自己所能提高园林产业科技含量,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张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