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北京制冷学会:“冷知识”助力大运动

冬奥会除了“冰”与“雪”保驾护航,还有应用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冷”技术,比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氨制冷系统、冬奥食品冷链物流,以及室外低温对人体的保温等“冷”资源技术。如此繁杂的“冷门”技术需求,成就了北京制冷学会的用武之地。据悉,在整个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办期间,北京约有160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服务冬奥、宣传冬奥工作。

在中国,学会是由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团体组织,主要任务是开展科研、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发现、培养、推荐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于1979年的北京制冷学会,汇聚了低温技术、制冷设备、食品冷藏、冷藏运输、制冷空调和低温医疗低温生物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

北京冬奥申办成功后,北京制冷学会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冷”资源应用到冬奥会中,通过发挥学会智库专家优势,助力冬奥会制冷保障工作。

2015年7月,北京冬奥会刚一申办成功,北京制冷学会就立即召开“助力冬奥制冷专家献计策”决策咨询沙龙,组织专家为推动北京冬奥会期间持续使用“冷”资源、充分发挥“冷”资源的作用和优势献计献策,形成了“关于推动北京冬奥会期间可持续使用‘冷’资源的建议”,并通过北京市科协向上提交,获北京市政府和冬奥组委高度重视。

2016年,时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唐俊杰撰写了冬奥制冷工作的相关建议,并提交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该建议为学会助力冬奥服务保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北京市政府和冬奥组委高度重视,并在冬奥会的实际落地工作中全部采纳。

提出了建议就要有对应的具体解决方案,为此,学会组建专家团队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一一分析问题,逐一解决各种难题。从场馆制冷到场馆制冰,国家速滑馆最终决定采用自然工质 CO2作为制冷剂——这在国际冬奥会历史上属首创,意义重大。学会统筹协调来自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组成攻关团队,承接了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和冰壶馆等改造场馆的现场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维托管等工作。

北京制冷学会专家团队与冬奥组委领导进行项目交流与考察


2021年,受北京市委办公厅信息处邀约,学会副理事长江亿院士、清华大学刘晓华教授、助理研究员张涛3人共同撰写并提交了“冬奥场馆可持续利用建议”,被北京市委办公厅《指挥部专刊》(第71期)采用。学会常务理事、应急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张海军,基于对往届冬奥会冻伤案例的关注,剖析了冻伤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及预防措施,撰写并提交了“关于建立北京冬奥会冻伤预防和治疗应急预案的紧急建议”。

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为北京冬奥会服务,北京制冷学会的科研团队成功打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冰雪赛道,这些新技术不但为我国冰雪运动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为全球冰雪运动提供了新的可能。

冬奥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一方面场馆需要“冷”,另一方面生活区需要“热”。为此,在冬奥场馆由建设向运营转变阶段,在充分了解冬奥场馆需求的基础上,北京制冷学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制冷和制热相结合的思路,将制冷产生的热用于供热上,更高效地利用各方面资源,实现冷热资源联动、成本节省。

与此同时,学会还主办涵盖场馆规划、建筑设计、制冰造雪、环控关键技术等内容的高级研修班,邀请建筑、制冰、暖通等领域权威专家就上述议题集中培训相关人员;重点对冬奥场馆如何全面满足高标准竞赛要求、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目标等专题进行深入研讨,为保障冬奥会顺利举办、促进可持续奥运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撑。

这期间,学会联合北京国资公司、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北控京奥场馆运营分公司,以及首都多所高校,举办了“双冰场馆”制冰人才校企会,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搭建北京冬奥制冷专业队伍建设服务平台。同时,学会以冬奥会为契机,联合相关单位培养了一批雪务方向的技术骨干,为“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