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2021年“科技三会” 国家领导人说了啥?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新形势下,要强化基础研究,注重战略引领,推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创新突破。

本期我们盘点一下国家领导人在“科技三会”上关于科技创新的那些关键词。


使命担当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为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

“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九章”量子计算机问世……近年来,基础研究和工程科技领域捷报频传,折射出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知识产出大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十四位。不断涌现的最新科技成果,是自主创新的有力注脚,增强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

“习总书记还提出了确保科研人员集中精力进行科技攻关的要求,将鞭策站在第一线的我,聚精会神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交叉融合研究,勇挑科技攻关重担,为实现‘数字中国’贡献力量。”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主任、类脑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林伟深有感触。


高等学校,尤其是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要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需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首先要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就是要突出应用牵引,重大技术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其次要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构建世界人才高地。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创新人才与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培育科技人才的科研院校,南京大学立足高水平学科生态体系和基础研究优势,将双一流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树立科研价值观新导向,改革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激发创新团队与人才的创造活力,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有机融合。持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深化以基础研究为根,向创造技术、成果转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体原创驱动式”科研新模式,为推动形成开放化、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体系贡献“南大智慧”“南大方案”和“南大力量”,为解决重点领域科学问题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提供系统化方案。

在今年“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数家珍般列举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勾画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鼓舞了全国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汇聚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面对当前多变的国际形势,与会代表深感坚定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对未来的挑战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双轮驱动”,是我们提高综合国力的底气和实力,也是我们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国家奖励要奖给那些真正做出实质性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看论文具体成果的质量、贡献、创新性等是否突出,不能只看论文的表面数量指标,从而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要真研究问题,形成真榜、实榜。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科技管理改革既要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应当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管理者要为科技人员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确保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所感兴趣的专业技术上。

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这些年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福利待遇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不少束缚科研人员的繁文缛节,例如填表、评审、开会、各种应酬等,占用了不少时间,影响了潜心治学研究。科技工作者要珍惜机遇、远离尘嚣,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摒弃浮躁情绪,一心一意搞科研。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院士们要更加专注于科研。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习总书记在会上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科技人员的心声,也是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的体现。

“总书记讲到‘创新离不开持久的时间投入’时,引起广大科技人员的共鸣。”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表示,“倘若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与韧劲,没有安静的环境,就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科学家精神有6个丰富内涵:一是无私报国的爱国主义和服务人类的国际主义精神。二是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三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四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五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六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每个科技工作者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凝聚爱国与创新力量,为“十四五”和我国科技领域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