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人物

林顺权: 爱“较真儿”的枇杷专家

为完成一个追求,你愿意倾注多少时间和心血?

想必,能够为之奋斗终生的人并不多。

然而,有位引无数网友盛赞的老教授,他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只为做好一件事——为枇杷正名。他就是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书峰,工作于华南农业大学的中国果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顺权。


正名缘由


“1988年,我被公派到日本留学,偶然发现现在通用枇杷的学名是日本属,而且标注原产地也是日本。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发现包括日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国的语言里面,枇杷的名字都叫做‘日本的山楂’。我当时简直无法置信,因而1989年我回国以后,就一直想把这个事情给扭转过来。”林顺权话语中透着信心,“我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书峰,书峰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记得家乡有个顺口溜叫做‘种地要跑五里,喝水要等到死’。从前那里家家户户靠种植枇杷为生,所以我从小与枇杷结缘,记忆中压根儿没有关于‘日本山楂’的印象,对于枇杷的研究从此埋下萌芽,大学专业就选择了农业种植学。”

而今随着乡村“空心化”的加剧,林顺权的家乡只有留守老年人还种植枇杷,枇杷的生产环境越来越难,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当地果农林瑞和说:“种枇杷要先挖种植穴,把杂草和土杂肥埋进去,最好在穴位上方再烧些杂草,种植完以后每年要除草两次,这样处理三年后才能开花结果。我种植枇杷20多年,印象最深的是果树遭遇病虫害,大家损失严重,导致有的家庭连春节置办年货的钱都没有。所以一些年轻人就陆续外出打工,这样一来,枇杷地被荒废了。”

林顺权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证实枇杷是源自中国,回国后,他不断翻阅资料,查询关于枇杷的记录。他相信可以找到足够多的证据向世界证明枇杷是在中国土地上孕育出来的。


去他的“日本山楂”


在文献资料中,枇杷的名字有着许多记载,枇杷原产于我国东南部,最早种植的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一世纪。《雅謔》中就记载着枇杷名称的由来,“其叶形似琵琶,故名”,而琵琶这种乐器在汉代就已出现。

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司马相如传》引《上林赋》中也记载过:“卢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然柿……”在湖北江陵发掘的汉代古墓随葬品中,也有枇杷等果品的发现。据宋代陶榖清《异录》记载,公元10世纪枇杷在长江流域已广为种植。

另据《周礼》的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珍异葡萄枇杷之属。”由此可知,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枇杷。唐朝期间,它传往国外,日本、法国、英国、印度、阿尔及利亚、智利、澳大利亚、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先后从中国引进了枇杷树。

此外,从汉朝到清朝,有不少的文人写过关于枇杷的佳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用“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的诗句,来形容当时枇杷栽培的盛况;宋代的李纲曾这样赞美枇杷的口感:“芳津流齿颊,核细肌丰温”。除鲜食外,枇杷还可制成果酱、罐头或酿酒甚至入药。《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除了果肉之外,枇杷的皮、叶、花、核等均可入药,这足以证明枇杷原产于中国。

为此,林顺权用大半辈子做研究、查资料、写论文,只为纠正这一谬传。1998年,他论证枇杷原产于中国的论文《枇杷:植物学和园艺学》被专业书刊收录,这篇论文将枇杷的起源、发展历程从头说到尾。

2006年,也就是林教授较真的第18个年头,日本终于承认枇杷原产于中国。“中国枇杷”这一说法逐渐得到国际植物界认可,直到确立“枇杷起源于中国”,才算是澄清了枇杷的起源说,林顺权的心结,终于舒解了。

2008年,林顺权著作的《枇杷精细管理十二个月》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承载了他多年来总结的枇杷种植经验。此外,他主持和参与的多个相关项目先后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枇杷系列品种选育与区域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林顺权在华南农业大学兢兢业业工作至2020年4月退休,为枇杷等果树的种质资源、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作出了诸多贡献。

科技兴农打造知名枇杷产区


林顺权教授现在已经退休了,他与枇杷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枇杷不仅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和伙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林教授用半生的时间专注于干好这一件事,将对枇杷的种植与研究做到了极致。

抛开学术研究,林顺权最关注的还是枇杷产业的前景,由于枇杷种植难,人工成本高,以往种枇杷的多为老人,年轻人不愿接手。书峰乡枇杷种植面积由2004年的200万亩降到2015年的150万亩,减少了四分之一。

作为专家,林顺权长期给果农开展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先进实用技术,使越来越多的果农依靠种枇杷致富,昔日贫穷的书峰乡,如今枇杷种植面积开始增加。除此以外,林顺权还悉心研究增加枇杷产量的新技术,助力枇杷产业发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随着科技兴农政策的实施,以及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传播,给枇杷种植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也返乡种植枇杷,枇杷种植户的收入不断提升,林顺权的家乡如今已成为了全国知名枇杷产区。

今年,退休后的林顺权联系到阿里巴巴,开始合作打造科学家基地直选。随着电商平台的介入,新的基地直销模式让源头产地的果农直接增加收入20%,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开网店,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靠种植枇杷致富。

当下,林顺权说,他最想做两件事,一是随着现代农产品的标准化,让线上销售的枇杷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第二是实现和利用新技术整合大数据,把种植产地、土地、气候数据、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都收集起来形成生产数字化,为将来数字化生产服务,确保枇杷种植新业态的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