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工场

创新播撒黑土地 科技撑起“大粮仓”

院本部.JPG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本部

2017年,当又一个新绿复萌之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也开启了新一个甲子的无限希冀。

60余年前的1956年,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筹备处,继而整合了建国前后成立的几个地市农业科研机构,成立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并从此奠定了龙江农科事业的发展基石。

经过60载的艰辛探索,农科院从建院之初仅有的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等6个系、组,已经发展成全省规模最大、在全国和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综合类农业科研机构。目前,农科院直属的32个分院、研究所分布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类型区,成为了推动龙江农业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建有的43个国际中心和国家级中心及重点实验室、28个综合试验站、9个农业部野外观测站、24个原种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及共建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了驱动龙江农业“顶天立地”的实力之源;拥有的1727名在职职工、547名高级职称科研人员、254名博士和1个人社部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成为了促进龙江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智力之源;26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306个自主育成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62%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为了龙江农业新一轮改革崛起的活力之源。

 

攻坚克难硕果累  科技撑起大粮仓

作为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黑龙江农业生产面临的不利条件和挑战之多可以想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农业生产不但实现了粮食总产“十二连增”、还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块“压舱石”。 以科技为支撑,打造天下粮仓。以创新为动力,激活粮食产能。农科院的大科技成为了托举“大粮仓”的有力手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几代农科人始终秉承的宗旨。他们坚持以原始创新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农业发展中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科技问题,坚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目前,由农科院选育的水稻、大豆、玉米品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植面积的75%、76%和23.3%,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发展的潜质和能量在龙江大地已充分释放。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黑龙江省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60余年来,农科院根植龙江共育成338个大豆优良品种,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2项、全国科技大会奖6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4项,其他科技奖励100余项;新品种转化率达85%~90%,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80%~85%,占全国春大豆种植面积的45%~50%。其中“合丰25”创下我国推广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持续种植时间最长的品种记录。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稻作环境,形成了黑龙江水稻品种特有的生态型。全院现有8个水稻育种团队、12个水稻创新平台,共育成水稻品种225个,其中超级稻品种8个;37个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龙粳31”特性达到世界同类稻区领先水平,改变了多年来国外品种主导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局面,成为全省水稻第一大主栽品种和近十五年来全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2013年成为国家超级稻品种。

一直以来,黑龙江春小麦育种学科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至今,农科院共培育出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171个,引领东北春麦区进行5~6次品种更新换代,使省小麦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亩产85斤提高到2015年的426斤,为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龙麦26”三年累积推广81.9万公顷,摘掉了黑龙江不能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帽子。

不仅如此,在玉米、马铃薯、高粱、谷子等杂粮作物,向日葵、麻类等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牧草等一系列作物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农科院都硕果累累。一系列农作物新品种的育成,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为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龙园智能温室.JPG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本部

撑起黑土地上的“大粮仓”,除了要有良种,还要有良法。

在农科院几代人的努力下,创立了春小麦生态育种理论,开拓了大豆杂交与辐射结合的育种新思路,建立和完善了寒地水稻育种技术体系,形成了高纬寒地玉米育种体系,在防治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及良种繁育方法、退化黑土有机质时空演变规律、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研究和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获得突出成果;

“深松耕法”“玉米抗旱保水高产生产”“寒地水稻旱育稀植”“大豆窄行密植”等耕作栽培技术,以及主要农作物大面积优质高产综合栽培、区域生产技术和单行技术等极大提升了省农业生产能力;

中低产土壤改良与修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保护地栽培等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民猪和野猪遗传基础及应用技术产业化、奶牛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高品质肉牛生产技术、鹅育种技术、羊高效繁殖技术等成果已落地转化……

60余年的不辍耕耘,使农业科技在黑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为黑龙江实现全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农科院也成为了龙江农业重重的“压舱石”。

 

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农民家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让农科院不仅在实验室的方寸空间中做出了大文章,更以鲜明的应用导向和准确的实践定位,走出了以科技进步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广阔天地。

“专家大院”“院县共建”,是黑龙江省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的成功经验。而这个经验,就是农科院的首创。

多年来,农科院坚持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并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多形式的科技合作共建,探索出以“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致富项目、农民培训、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共建模式,将一批科研成果迅速的转化到田间地头,带动农民增收脱贫,建起了科技与农民对接的直通车。仅2013—2014年,农科院在各县普遍开展了农业科技致富项目,累计实施致富项目199项,涉及4.32万农户,促进农民增收6.83亿元。

创新思路,形式多样,农科院以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入了解服务“三农”:“多层次”科技特派亮点频现,“示范工程”让农民搭上科技快车,“多形式”农业科普趣味高效,“黑龙江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解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

2003年以来,农科院先后四批次向全省39个县选派52名科技副县(市、区)长,先后三批次共选派729名科研人员分赴全省28个贫困县、325个村。他们带来了科技项目、资金、专利、良种、科研成果以及组装配套的栽培模式,开启了科技推广、技术富农的新模式。三年的努力,实现农民减灾增效2.03亿元。

 

优质人才打造“顶配”平台  创新发展再启崭新征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着眼于建立一支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农科院从建院之初就实施了人才战略。目前,农科院科研人员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领军人才及团队、万人计划、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团队均有突破性占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数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跻身一流农科院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队伍正在农科院不断发展壮大……

——大政策支持。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农科院出台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待遇、聘任兼职研究员、资助国外科学家来院工作、博士后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等规定的落实,刚性柔性相结合吸纳高层次人才;鼓励和支持在职科研骨干攻读学位、选派资助优秀科研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新入职科研人员试行一对一导师引领,不断扩宽人才培养渠道;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加强科研岗位和学科梯队的动态考核管理,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

——大手笔投入。农科院通过设立院重大研究专项、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院重点研究项目和院青年基金项目,分层次给予科研人员资金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16万元学位补贴、科研启动金和安家费;资助科研人员出国进修学习;对在职取得学位人员给予5万元学位补贴;设立学科梯队建设资金,建设期内每年投入176万元,对部分院级学科梯队给予资金支持,专门用于梯队人才培养。多年来,农科院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稳步提升,近三年年均投入近千万元。

——大平台推进。农科院设立了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龙科种业集团种质创新院士工作站和农科院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全院博士创新联谊会,建立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黑龙江分院和中国农民大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

回望历史,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农科人将紧紧围绕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双轮驱动”,开足马力,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          

 责编/庞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