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李兰娟:做好创新 关键在“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了系统部署。其中,有关“创新引领发展”的论述高屋建瓴:“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

   “做好创新,关键在‘人’。”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协荣誉主席李兰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营造整个社会的创新积极性和紧迫感,快马加鞭做好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做好创新,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成为科技强国。”

                            

                     领衔的“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李兰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创建独特有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主持制定我国首部《肝衰竭诊疗指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指南》,推广李氏人工肝至全国31个省市300余家医疗单位,治疗肝衰竭10余万例次。“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创李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重症肝病肝移植受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挽救了无数生命。与郑树森院士领衔“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奖)。

     自1994年始在感染微生态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创立感染微生态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率先全面揭示肝病肠道微生态宏基因组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阐明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创建微生态干预防治重症肝病的新策略,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肠道菌群基因集,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该研究成果《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于2014年9月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杂志,并入选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担任国际微生物组联盟4th  IHMC主席,引领国际微生态研究。她带领团队及时应对为传染病诊断和防治工作,探索钻研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难题,为保障国民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还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工作,为建成世界一流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学术中心而努力。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有哪些建议?

     李兰娟:总理的报告对我们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特别重要的论述和提出了明确的意见。没有科技创新,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难以顺利达到,我们也就难以从大国走向强国。所以我觉得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未来一项重要的战略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领域,从过去的跟跑者、慢慢发展到现在的并行者,甚至领跑者。

     要做好创新,最关键的是人。这一点在工作报告中也讲得非常明确,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就要建设新颖的创业创新的机制格局,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都能有合适的平台;要支持分享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富起来;要促进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也非常关键。我们做了许多好的论文,但这些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成生产力,转化为能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报告中也强调要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权,提出要实施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要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只有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汇聚科研人才与资源,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形成一个磅礴的力量。

     记者: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发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为“双创”鼓与呼。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双创”的?持续推动该举措有哪些重要意义?

     李兰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了人类创新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创业创新究竟应由哪些人来干,如何选择创业者,政府应该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推进创业创新发展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我认为,影响创业创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推动创新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广大的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及激情,把他们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H7N9治疗工作照

多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在理论基础上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可能也发表了很多的SCI的文章,科研院所考核往往是发表论文了就算完了。这样是绝对不够的。

     如何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起来?应当加快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创业政策,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规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业积极性。只有这样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们的科技强国才能实现。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勇于作为,加快改革步伐,简政放权,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健全有利于创业的政策制度,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推进创业创新还要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在全社会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业创新的大潮,使大量优秀人才在创业创新的伟大实践中脱颖而出。

     记者:“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经济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的一个怪现象—重研发、轻应用,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还很突出。请问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如何才能真正让科技成果在“转化”中落地生根?

     李兰娟: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形式。大力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中央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中,突出强调四个“对接”,即“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我认为,突出四个“对接”就是为了根治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顽疾,破除阻碍创新驱动发展壁垒,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地。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国家是有一些非常明确的规定的:研究成果要用于生产力,要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医疗成果要用于临床,要反复地进行对比研究。像我们的一个新药出来,要经过一期、二期、三期临床研制,才能在临床上大规模地推广。科学是非常严谨的,不能浮躁。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一定要按照严格的科学的客观的规律来评价,按照相关国际惯例来进行推广,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才是安全的。当然,我们既要大胆实践,又要注意规范和标准建设。

     此外,还要有一个转化的平台,让科技成果经过这个平台检验后,再转变为大规模的生产。这其中包含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要有人支持,要有政策支持,还要有一定的财力给予支持。许多东西实验室里好用不一定临床好用,所以需要有一定的投入来保证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