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两会动态 | 两会热点 | 代表声音 | 委员声音 | 两会科技 | 两会访谈 | 两会解读 | 图说两会 | 网友议会 | 科技创新与品牌

刘永好关于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提案



    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公有制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脊梁”、非公经济作为“血液和肌肤”,共同发展、互为补充,都取得了极大提升和长足发展。
    近几年,我国非公经济不断增长、自身素质持续提高、社会贡献日益显著,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非公经济已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和转方式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新形势下,尤其是去年“新36条”推出后,我国非公经济企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有了以下新的变化和新的格局:
    非公经济为国家和社会继续做出巨大贡献。非公经济人士以10-20%的数量,占用30-40%的社会资源,上缴50-60%的税收,提供60-70%的产品和服务,解决70-80%的就业,以及80-90%的新增就业。“十一五”期末,我国个体户有3400万户,私营企业840万户,外资企业约100万户,非公经济企业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其中出资人及高管占到了全国所有从业人员的10%-20%;他们占用约30-40%的政府资源、金融资源、自然资源(如矿产、石油、天然气)等社会资源;而上缴了50%-60%的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制造或提供了60%-70%的社会产品和公共服务;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总数1.8亿,约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0-80%,而吸纳了新增就业约90%。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第一要务。五年来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在民生保障方面,人们对就业的关注逐年下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业不重要了,反而是说明就业问题解决的比较好,而非公经济解决了80-90%的新增就业。
    非公经济自身素质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已经成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非公经济“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公经济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多年前非公经济有一种现象,当企业主出事了,企业也大多数出事,有人说是“机毁人亡”。而近年来,即使企业主出事了,企业不少还能健康发展,这些有人说是“人机分离”。原因是,非公企业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倡“规范、透明、授权”。其中,一些非公企业还成为公众公司。这得益于非公经济人士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形式多样。体现在:既有大张旗鼓的传统意义上的主动、直接捐赠;也有有组织的以现代方式运作的社会公益事业,比如阿拉善生态协会、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也包括在老少边穷地区以“义利兼顾”为目标的帮助和促进贫穷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光彩扶贫事业”,比如新希望集团在贵州、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投资超过26亿,这都充分体现了非公经济人士明显增强的社会责任意识。非公经济的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变得更富有弹性和可适应性,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非公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自身素质仍有待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大;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还需再提升;外延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有待扭转等。
    为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我建议:
    (1)建议将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长期战略,以及研究、论证能否将“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
    (2)鼓励创业和创新,在信贷、金融支持、行业准入等方面加强对新创业企业、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议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快制定贯彻“新36条”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意见。
2011-3-11
( 责编/宋文芳)
 以下单位共贺2012全国两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