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周云杰代表:3.9%!高校成果亟待转化,科技领军企业应做先锋

  2023年03月13日  文/本刊记者 李曼

“揭榜挂帅”就是能者上、智者上、谁有本事谁上。

这一机制的提出,要回溯至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此后,“揭榜挂帅”先后写入2020年和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高频词汇出现在重要讲话、文件之中。

从实践探索来看,自“揭榜挂帅”提出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牌工作,广东、湖北、上海、安徽等省市在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已开始实施“揭榜挂帅”制。在破解“卡脖子”难题过程中,“揭榜挂帅”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那么,科技领军企业在“揭榜挂帅”机制下,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探索可复制的‘揭榜挂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给出了他的答案。

今年两会上,周云杰也带来了《关于发挥科技领军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的建议》。

周云杰所说的“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即建立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体系,使“0→1”和“1→N”的创新实现无缝的链接。具体来说,是择优遴选一批在需求拆解、项目规划等方法流程上引领的科技领军企业,以“揭榜挂帅”等专项支持方式,由企业牵头,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业需求—技术难题—科研攻关—产业化应用”的全过程试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来看,2022年,国内大、中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为50.9%和55.4%。可以看出,国内领军企业专利转移转化能力较强,带动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不断提高。

然而,2022年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仅为3.9%。不难看出,在这条全产业链上,仍然存在堵点、断点。

面对高校中“沉睡”的成果,周云杰表示,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但产学研的通道并未打通,科创机制上还是存在着“堵点”“断点”。“堵”在科技创新课题的形成机制上;“断”在科技创新人员的评价上。

从“堵点”来看,目前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将产业实际需求拆解转化为对应的技术攻关任务,从而无法将这些课题转化为科研力量创新的项目课题。基于此,周云杰提出第一点建议——鼓励企业“揭榜挂帅”,择优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探索可复制的“揭榜挂帅”模式。

从“断点”分析,目前多数高校对教师等创新人才的评价上,仍然以论文等为主,参与企业委托项目的权重低、影响小,这严重束缚了人才开展产业技术攻关的活力和热情。对此,周云杰提出第二点建议——鼓励教师“下企进厂”,引导高校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

这一点也是基于周云杰的调研而提出:“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多数高校对企业提出的产业化攻关项目重视不够等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善。”

调研发现,一方面,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聘中,部分高校将横、纵向科研项目合并,相同资金额度的横向项目计分比例仅相当于纵向项目的三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中依然重视考核SCI论文、国家级平台、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政府科技奖励,企业委托项目的权重低、影响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科研院所实际上对企业创新需求摸得不准,许多成果难以与企业生产相结合。这就体现出了建议中鼓励教师“下企进厂”的重要性。

“一端是企业,另一端是高校、科研院所,两者要站在全产业链角度建立有的放矢的创新体系。”周云杰提出的第三点建议就关于校企合作——鼓励大学“生态办学”,依托行业领军企业与一流大学,搭建卓越工程师人才校企联合培育平台,强化高端优质工程技术人才联合培育体系。将高校与企业以生态共建的方式紧紧联合在教育阶段,夯实制造业高端化、现代化转型的人才基础。

责编/柯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