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全国两会“含科量”提高

来源/《IT时报》公众号  2023年03月09日  

 

全国两会成时代的科技舞台,人工智能、芯片、科技适老、数字安全

作者/ 潘少颖 孙妍 王昕 毛宇 沈毅斌

编辑/ 潘少颖 孙妍

经过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又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一如既往,科技届的代表委员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你是不是觉得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更新”了?科技届中少了许多老面孔,像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百度总裁李彦宏、联想CEO杨元庆等均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从他们的一路履职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我国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跃迁。

全国两会堪称“时代的科技舞台”,无论是依然在履职的老熟人还是刚刚上任的新面孔,都在勾勒出一张科技宏图,人工智能、科技适老、新能源汽车、数字安全、芯片……两会“含科量”提高了,让我们从这些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中感受未来的中国。

打造中国“微软+Open AI

周鸿祎(全国政协委员 360集团创始人)

ChatGPT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起点和强人工智能到来的拐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超越互联网的产业革命到来,中国应当迎头赶上。

周鸿祎认为ChatGPT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三点:首先是“微软+Open AI”的产研协同模式,其次是基于开源和众包的开放创新模式,最后是以通用大模型为中心的生态创新模式。

他建议通过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并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从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度出发,筛选技术基础好的产研机构,组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组合。

同时,针对多条技术路线以开源模式设立多个国家级长期项目,以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为龙头,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多个技术路线的创新生态群。

 

时报解读:中国版ChatGPT,远吗?

“如果把ChatGPT看作‘能与人类对话’的机器人,那就太‘小儿科’了,它或许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拐点。”这是周鸿祎在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的。

关注ChatGPT的代表委员不止周鸿祎,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也多次提及ChatGPT。“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王志刚用“踢足球”作为比喻,“ChatGPT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非常难,这方面Open AI有它的优势。”

ChatGPT刚刚出来的时候,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凌振就“尝鲜”了,“在写英语科技论文的时候,用ChatGPT修改,或者让它生成一些内容,我们再修改。学生们会用ChatGPT写代码,或者问一些科普知识。”凌振告诉《IT时报》记者,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像翻译、修改文字或者写基础代码等一些基础性工作它基本可以胜任,但如果带有创新性质的问题,ChatGPT的质量一般。

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兴起、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普及、线上交流的增多等各种因素让ChatGPT迅速火了起来,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ChatGPT被定位为一个通用助手,未来几年内,将在许多方面改变人类生活,包括教育、医药、搜索引擎等。

如何打造中国的ChatGPT?在周鸿祎看来,关注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技术突破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模式。周鸿祎建议的“创新模式”,就是产研协同组合模式,发挥科研机构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研究优势,同时发挥大型科技企业在产品化、工程化、场景化、商业化和数据化方面的优势,成为大模型技术攻关和应用的引领龙头。“ChatGPT需要用户不断使用、反馈、修正,能力才可以提升。中国的优势包括互联网公司多、算力好、工程师红利等。”周鸿祎说。

王志刚表示,我国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布局,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但要达到Open AI的效果还要拭目以待。

凌振告诉《IT时报》记者,中国要发展ChatGPT,可以有几种模式。一是自主研发模式,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自主研发ChatGPT,既可以增强中国在AI领域的实力,也有助于保护国家数据安全;二是国际合作模式,可以与其他国家或机构合作,分享ChatGPT研发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可以更快地获得技术成果,也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和风险;三是商业合作模式,可以与国内外企业合作,这种模式可以借助企业的资源和经验,把ChatGPT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认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落后,在一些专业领域甚至表现非常亮眼,但相较ChatGPT,我国尚未在大规模应用层面实现突破。“目前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思路还不够开阔,ChatGPT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如何把实验室中比较好的技术,快速地推广到实践当中去,让其在更广泛的场景下被大家用起来。”

好消息是,王志刚透露,科技部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支持。“不管国有、民营、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科技部都会全力支持,而且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个方面平等支持。”

网络安全遵循“零事故”目标

齐向东(全国政协委员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遏制了网络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但是,数字化程度越深,网络攻击突破点越多,给国家安全、社会生产安全、百姓人民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挑战。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成功实现网络安全“零事故”,说明以“零事故”目标能够实现。齐向东建议网络安全遵循“零事故”目标,杜绝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是将“零事故”目标转化为政企机构网络安全建设的标准规范。“零事故”不是零攻破,而是当个别的终端、服务器或者其他的网络资产被破坏时,能快速采取措施,不发生网络安全事故。网络安全“零事故”的标准有三条:业务不中断、数据不出事、合规不踩线。

二是明确要求政企机构将新增IT预算的10%用于网络安全建设。目前我国网络安全预算和发达国家有差距,美国非国防联邦机构2023财年网安预算占IT预算比例为16.57%,而我国在3%左右,差距较大,需填平补齐。

三是建议政企机构建设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系统。纵深,是保证多道网络安全防线联动,一道防线被突破还有其它若干防线拦截攻击;内生,是把安全能力内置到网络的全链条中,内置到业务系统中,及时识别并阻断网络攻击。

 

时报解读:网络安全产业“起飞”

202333日,江苏无锡市政府举行了涉疫个人数据销毁仪式,首批销毁10亿余条此前出于疫情防控及服务目的存储在城市大数据中心的个人信息数据,这一做法引发社会对于数据治理下信息安全的热议。

而在全国两会上,在推进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中,数据安全与保护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议题。

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如何成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左膀右臂?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到,数字安全屏障和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是强化数字中国的“两大能力”。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将是衡量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核心标准之一。

中国的现在与未来,从产业、政府到个人,都与数字安全息息相关。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空间和数字空间,要通过安全技术、信任技术,构建起一个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可以增强数字化改革的信心、催生更多数字化场景。

“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既要防范安全风险,又要防范发展受阻的风险,把监管纳入到法治框架之中;同时加强安全体系建设,筑牢我国数字安全屏障。”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这样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此次提交的提案是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数字信任平台。他认为,近年来,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公众对企业和机构数据保护能力的信心不足;此外,数据泄露、网络安全事故、数据篡改、大数据杀熟、恶意软件、个人信息倒卖等乱象频发,阻碍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要将数字信任的构建纳入数字政府治理的范畴,制定我国数字信任体系的远景、目标、领域、指导原则、责任模型和关键能力等,建立统一、规范的数字身份和数据安全合规监管体系。”邵志清这样表示。

网络安全行业被视为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重研发投入,在齐向东看来,目前,我国网络安全能力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位置。网络安全产业还处于高速增长的初级阶段,需求旺盛不会收缩,但供给侧依旧面临着挑战。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每年以15%~25%的增速在高速增长。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约2000亿元,2022年我国网络安全领域非上市投融资事件共106起,产融合作活跃。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网络安全支出规模接近288.6亿美元。

伴随着数字中国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企业在不断进行安全赋能,推动中国数字安全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也在为自身赢得高速发展的先机。

将科技适老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 科大讯飞董事长)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我国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到人工智能的红利?

刘庆峰建议设立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研究专项,鼓励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老年人群的安全守卫、家政护理、情感关怀,用智能化手段防止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大力支持家庭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研发,推动机器人进家庭,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幸福晚年。

面向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刘庆峰认为要支持科技适老的软硬件一体化研究,通过智能化主动关怀和家庭终端硬件等产品开发应用,形成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兜底服务体系,关怀并保障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安全和幸福。

此外,他还建议将科技适老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时报解读:真正适老,要先改变思维方式

这已经是刘庆峰履职全国两会的第21个年头,他此次依然把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身上,让AI在各个行业发挥更大的用处。其中,适老化问题是刘庆峰多次关心的。去年全国两会上,刘庆峰就建议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在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的确,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科技适老先要懂老,随着帮助银发一族跨越数字鸿沟节奏的加快,不少智能产品已实现调大字体、调大声音的适老化改造,但这只是对老年人表层需求的理解,对于不会打字、不会说普通话的老年人,这些功能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科技适老的真正挑战不在于技术壁垒,而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天津、安徽等地,科大讯飞运用智能预警模型,打造“科技乐老”综合智能服务平台,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安全保障中。

智能烟感、智能燃气、智能门磁等基于上海电信家庭云宽带、云资源和AI能力的物联网智能安防产品,也在为银发一族提供安全守护AI服务。

2020年以后,科技适老化产品逐渐被大众认可,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开始迅速增长。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科技适老化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达9914亿元。

科技适老产品正在逐步多样化,从世界范围来看,适老康养用品的品类有4万多个,但国内的品类只有3000多个,在其中,又有多少是真正适老的科技产品?但是如果缺乏对老年人实际困难的了解,如果没有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特征、行为特点、生活方式、社会状态,就不可能设计出真正的适老化产品。

智慧养老的关键除了科技适老化产品,还在于背后的“平台服务”。产品是入口,真正较量的是与产品配套的平台以及养老服务。一个完整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可以实现全面整合养老资源,打通康养、医疗、娱乐等养老要素的功能,形成老人、子女、社区、机构、服务商、志愿者、政府等共同参与的养老新体系。

真正的适老化不应该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也不应该只是单一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同样也在关注养老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在适老服务体系建设和适老产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适老产品供给不足、长护险体系受益人群有限、老年健康数据应用发展落后等问题。因此建议加快推动中国特色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将适老数据平台化,在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字养老、智慧养老。

推进科技养老行动,不仅关系到现在已经或正在步入晚年的那一批人,也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未来生活。

数据高水平 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

周云杰(全国人大代表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新型工业化的生产力,数据的高水平应用是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的内生动力。

周云杰认为我国工业数据的应用仍处于中低端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不强。因此,他建议:第一,加强国家级、行业级工业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设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主导进行工业大数据基础标准和关键标准的研制和应用,统一工业数据的应用规则和技术要求;

第二,优先探索并推进工业大脑等智能场景的落地和产业实践,利用“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企业应用与示范作用,培育行业领军企业推进工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动普惠AI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

第三,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参与工业数据确权、流转、交易的标准与规则,壮大可信工业数据空间生态链,提升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

 

时报解读:充分激活数据的价值潜力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主要工业国家抢占产业竞争新制高点、重塑工业体系的共同选择。

今年全国两会,以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正在驱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发生深刻变化。

在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两期(2018-2020年、2021-2023年)的推进下,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48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8000万台(套),工业App数量近30万个,大规模工业设备的互联促成工业大数据的全面采集,为我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了数据基础。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新型工业化的生产力。”在周云杰看来,目前,我国工业数据“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广而不通”制约着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

“大而不强”是指尽管大量工业设备互联已实现大规模数据采集,但工业数据受制于工业水平的参差不同,失真问题突出,导致数据利用率不高,当前数据价值很大程度没有被有效挖掘与利用,成为数据推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阻碍;“全而不优”是指工业数据智能化底座不牢固,智能化应用处于初级阶段,66%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集中在设备管理服务、生产过程管控等场景,多数平台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足,难以在资源配置与协同方面实现价值增值;“广而不通”是指平台开放度低,存在优质数据资源匮乏、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从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角度看,由于接口规范不统一、标准机制不兼容,导致数据壁垒林立、平台间数据流通阻力较大,难以形成通用的数据流通体系。

算力是基础、算法是中枢、数据是原料。产业数字化,离不开工业互联网。而工业互联网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数据运用。如果说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的核武,那么工业数据就是浓缩铀。只有提高浓缩铀的精度、纯度,才能高水平使用。

在“工业重镇”山东淄博,鲁中耐火材料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完成了工业窑炉的数字化改造,使每条生产线节省天然气15%以上,年节约500多万元。

工业互联网让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以低成本、灵活的方式快速补齐数字化能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看来,工业互联网为全球各国实现绿色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共同机遇和技术动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成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所在。

工业互联网既是数字产业化新的增长点,又是产业数字化新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实体经济跃升的加速器。

中国汽车如何引领全球?

雷军(全国人大代表 小米集团创始人)

朱华荣(全国人大代表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

何小鹏(全国人大代表 小鹏汽车董事长)

汽车工业作为制造业代表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如何才能通过高质量发展跑在世界前列?

朱华荣在《关于保障新能源汽车健康协同发展的建议》中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未来进一步由大做强仍然面临较多挑战。他建议,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用户补能焦虑;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加强下一代动力电池、芯片等技术攻关;并推进动力电池标准化,对电压、形状、安装位置、接口等进行统一。

雷军在《关于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建议》中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汽车文化是推动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长远推动力量,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球并争取引领全球的先导护航力量。

何小鹏呼吁,加快探索完善保险保障机制,更好地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自动驾驶车辆推广应用,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出发,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和性能标准、保险和责任、自动驾驶操作规范、网络安全保障等,探索制定相应的自动驾驶汽车保险制度和标准。

 

时报解读:促消费、固基建、补强链三步走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是此次多位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重点。讨论焦点都是如何通过高质量的行业发展,促使我国在全球汽车产业升级中力争战略领先,通过成熟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强壮的产业链、完善的政策法规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提出的“促消费、固基建、补强链”非常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

一促消费。扩内需、促消费已经成为两会关键词。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汽车作为传统大宗消费品,首当其冲。然而当前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并不稳定,如何通过促消费举措,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领头羊的角色至关重要。多位代表建议,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继续给予补贴,并延续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直接将优惠补贴给消费者,以彰显新能源汽车提振消费主力军的形象。

二固基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基建就是充电桩以及衍生开来的数据、地图等相关内容。全国政协委员、星星充电创始人邵丹薇指出,新能源汽车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但对应的充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仍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车多桩少”问题突出,建议加强充电设施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广科学高效的充换电模式、更新完善充换电设施技术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朱华荣则建议,建立、健全汽车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汽车数据采集统一方案、数据统一标准,完善高精度地图数据策略与管理机制,培育35家国资为主的国家级地图公司,并通过上述方式提高车企数据质量、共享等问题。

三补强链。新能源汽车的第一产业链产品是电池。在这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是最有发言权的代表之一,在《关于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曾毓群指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龙头的国产电池厂商具备世界一流产品输出能力的同时,将“双碳”目标融入新能源车的长期绿色战略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界共识,通过积分制等方式,节能减排还能与消费补贴相结合,让各级政策给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拥有更清晰的指挥棒,也是新能源车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互相促进的化学反应。

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助力实现“双碳”

李书福(全国人大代表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为加快我国碳减排进程,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及能力,让减碳成为企业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达成,李书福建议,首先要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包括优化碳市场配额发放及履约机制,创新以配额为基础的碳金融产品,尽快重启自愿减排(CCER)项目申报,适时引入碳期货、碳远期等交易产品等;其次要扩大全国碳市场参与企业的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有序地分批将重点碳排放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另外,也要全面普及碳标签及碳普惠制度,推动全社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及碳标签认证制度,鼓励商家及个人采购带有碳标签的产品等。

 

时报解读:增强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的。

这是继20209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双碳”连续第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过程,今年政府将继续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我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132亿吨,为美国的两倍、欧盟的四倍左右。同时,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在李书福看来,我国的碳中和面临碳排放体量大、过渡时间短等巨大挑战,可谓任重而道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碳管理仍处于萌芽期。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碳市场建设对推动企业的碳管理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覆盖面较窄,对未参与碳市场的企业缺乏有效引导,对企业碳排放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南。

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减排的有效方式,20217月,我国正式启动了全国碳市场,目前我国年度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仅1.79亿吨,总成交额76.61亿元人民币,成交均价42.85元人民币,而同期欧盟碳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和均价分别为122亿吨、6825亿欧元和56欧元。

李书福表示,和欧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远低于欧盟,很难发挥市场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引起企业对碳减排的足够重视和长远规划。同时,目前碳市场机制主要针对高排放企业,对低排放企业尚缺乏相应的减排促进机制,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和积极性。

中国如何直面减碳挑战,走好中国式减碳道路?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认为,中国应进一步健全符合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的“双碳”配套服务体系。譬如,完善碳排放信息强制披露、加快建设统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

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角度,除了李书福建议的完善碳市场管理运行机制,激活碳市场交易,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建议,优化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机制,加快推动目前碳市场配额初始分配由“企业申请+政府审批”模式为主向拍卖为主过渡,充分发挥市场对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决定性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环境治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企业是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也是企业将风险转化为机会的重要抓手,形成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可持续发展生态圈,共同助力实现“碳中和”。

保就业,促消费平台经济成“稳定器”

刘尚希(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推手。数字经济聚焦两个点:平台经济、数实融合。如何发挥平台经济在吸纳就业、促进消费上的作用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点,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依托平台经济特点赋予劳动者更多就业创业的自主权,降低劳动力市场门槛,提高就业创业的包容性。同时,推动新经济平台与多种消费场景融合发展,为消费复苏和高品质生活提供内生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出,应发挥好平台企业就业“稳定器”的作用。他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吸纳青年就业,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同时,应加快发展数字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缩小不同行业、不同代际劳动者数字知识与技能的差距,防范“数字鸿沟”带来新的就业排斥。

 

时报解读:平台经济的春天也是骑手、小哥的春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平台经济释放信号,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称,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刘尚希认为,经济社会深层结构性问题日渐凸显带来的就业压力,难以随着人口规模的下降而缓解,就业面临“四难”,即青年就业难、稳住劳动参与率难、就业政策创新难、政策协同配合难。

根据人社部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放在新增1200万人的目标下,结构性矛盾会依然突出,普工、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将更加凸显。

平台经济是就业的“稳定器”,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等机构联合完成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平台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报告显示,以微信、抖音、京东等为代表的平台,2021年为中国净创造就业约2.4亿,为当年约27%的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正如刘尚希所言,我国数字经济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占比近三成,在第三产业中,数字经济带来的岗位占到六成。发展数字经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远远超出传统的工商企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更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大厂员工朝向收入的金字塔端走去,但其实平台经济主要催生的是零工经济,国内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零工经济的群体高达2亿人,没有社保,社保交在异地无法使用成为“小哥们”的常态。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健全劳动者权益分类保障机制,量身定制企业、劳动者双方都能承受的社保参保标准及形式。同时,出台减税降费、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和督促平台企业落实用工主体责任,为从业人员提供包括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第三者责任,以及养老保障等必要的商业保险支持。

平台经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就业、扩大内需。当反垄断专项整治告一段落,平台经济迎来了春天,数实融合成为最佳契机,如果能解决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们的社保问题,那么他们也将更安心地奔驰于这个春天。

半导体加强标准建设占据制高点

邓中翰(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备受行业内外关注。国内芯片设备及材料短缺以及国内半导体人才培育水平较低导致的技术难题,都一直干扰着我国半导体行业的连续进步。

作为“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科技创新一直是他在履职时重点关注的方向。此次,邓中翰提出建议:在新技术领域,尤其是在颠覆性、战略性技术上占据制高点,政府部门和领军科技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标准建设,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打造稳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时报解读:国家当重人才 企业当重创新

近年来,芯片成为美国制裁的主要对象。国内市场,消费电子频频疲软与新能源汽车销量蒸蒸日上形成对比,但新能源汽车目前无法完全填补消费电子产生的空缺。短期内,半导体行业仍处困境。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破解‘卡脖子’难题”成为两会上备受关注的议题,多名代表委员就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言。其中,重人才、重微企、重创新成为关于半导体行业的关键词。

缺芯、卡脖子,本质上是由于我国半导体技术水平仍需追赶,造芯设备以及材料依赖进口。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在两会上认为承担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制造的民营企业将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高鹄资本此前对于产业链的深入分析,目前中国国内已能实现28nm芯片量产以及14nm芯片小规模量产,但与台积电、三星等可以制备的3nm节点仍有较大差距。由于设备的技术积累薄弱,镀膜机、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设备的国产化率仍较低。但上游零部件国产创业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如光刻机各级子系统,国内诸多公司,包括上海微电子、科益虹源等零部件科技企业均可承担起光刻机生产的其中一个链条,强强联手,方大有胜算。

此外,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失,直接导致设备和材料的研发进度缓慢。其中,用人成本过高、高端人才招不到、海外引进受阻、薪酬难定是近几年来半导体行业人才招聘的困境所在。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2020-2021》白皮书预计,到2023年前后,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达76.65万人,人才缺口约为22万人。

半导体资深KOL张国斌告诉《IT时报》记者,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并不弱,但没有做到专业细分,类似于高端设备制造,并非只要具备物理专业知识,还需掌握化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知识,因此,国内在未来进行学科上的细分很有必要。

全国人大代表、方大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熊建明也持相同意见,他认为应支持半导体物理专业优质课程开发,建立半导体系统性创新平台,推进半导体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我国半导体产业稳中向好发展。

全方面地发展半导体人才是行业正向发展的重中之重,高校细分学科、细分人才培养,也需要企业和高校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回国进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国家则要加大经费支持。

建立半导体系统性创新平台,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之间的互助互济,在高端设备及高端材料制造上共出一份力。张国斌还提到,企业在维持当下芯片产业的同时,仍需集中火力发展新赛道,未来绿色环保、人工智能等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各类企业已经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逐步发力。

在当下的特殊困境下,半导体行业如何破局,还要靠彼此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创新。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刘争(全国政协委员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主任工艺师)

我国在运载能力、发动机推力、飞行器载入精度以及航天装备的大规模制造能力方面,距离应对未来航天重大工程需求,还存在差距。目前,高校实验室重点解决“从01”的突破,距工程应用同样也有差距,而弥补这些差距最终还是靠科技创新人才。

在刘争看来,科技人才培养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用人体系未能跟上技术发展速度;二是院校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需要建设专业招收学生、培养输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大量劳动者的经验和技术被集成到机器设备中,下一代从业者要“吃透”技术才有可能创新发展。

刘争建议构建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加强社会宣传引导,通过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多渠道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薪酬待遇,以此来提高对青年从业者的吸引力。

 

时报解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聚集刘争提出的两个提案,都是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有关。人才培养不光是历届两会的重要议题,也是关乎各行各业发展的根基。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发展,我国对具备高水平技能和专业化知识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但人才短缺和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据人社部测算,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为750万人,人才缺口达300万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人才缺口达450万人。

“比人才短缺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应用人才的缺失。”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更是在两会提案中指出人才匮乏现状,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近1100万,汽车产业链约占10%,缺口高达百万;其中,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和软件开发岗位的人才缺口最为严重。

怎样培养更多科技人才,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回看刘争建议便可总结为三点,一是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二是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三是吸引青年从业者。能同时满足这三点建议的,只有教育这一根基。

在中小学阶段,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处主任李鸿彬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要面向全国、全体学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的实践探索,打通中小学贯通培养渠道,并建立层层选拔、集中培养的有效机制。

“目前,职业教育显现出数字教学资源匮乏、数字化岗位就业引导不足、校企合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职业教育学院而言,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表示,校方应加快数字化转型,并进行学科复合化的培养。其中,可开展的数字化升级路径包括,将学习资源发布到数字共享平台,并积极开发电子证书和技能微证书等;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将跨学科的课程教师、工程师、产业实训教师等组成复合型教学团队;借助数字学习资源的精准供给和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提供数字化场景案例及成熟的解决方案。

同时,加强对数字化相关岗位的就业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通过增加更多数字化小课堂,介绍更多当前行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所需岗位等职业发展,让学生了解各行业所需要的应用数字技能,积极学习数字化岗位必备的知识。

青年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需要得到鼓励与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初期科研、基础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给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鼓励青年人才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原创首发上有突破。

以数智供应链耕耘美丽乡村

曹鹏(全国政协委员 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

2023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五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强农惠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所取得成果,并重申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议题。

在数字中国的设计图纸中,“三农”是最基础的一环,科技兴农成为激活乡村的发展密码,穿透并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在提案中建议:在“三农”领域,加快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种植养殖、市场销售、物流服务等各环节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产品品牌化、数字化、产业化“三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和农民增收。推动各类传统实体企业向新型实体企业转型跃升。

 

时报解读:让“数字农民”成吸引力职业

2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据统计,各类涉农电商已超过3万家,建设了近2200多个农村创新创业园区。2022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

电商下乡不是新鲜事,早在2014年,该计划就已画进国内头部电商平台的蓝图里。但电商是否能帮农产品卖向全国,卖出好价钱,是一项长期工程。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渗透率已达到36%,但农业的数字化程度为8.2%。”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提到。

在攀枝花市盐边县,京东云依托数智供应链搭建攀枝花B2P产业供销服务平台,把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都拉到一起,实现芒果产业“产供销”一体化运营。平台上线至今,交易撮合1.1亿元。

此外,在西部偏远地区,物流、仓储布局缺失,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曹鹏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的支持,推进偏远和农村地区的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地仓、冷链及大型智能供应链中心等。

有了基础设施后,留住人,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科技兴农的浪潮下,数字农民成为了新的吸引点。

对湖北枣阳果农刘健来说,收入增加40%是他看到的最直接的成果,他经营的“丰满园”果业基地,成为枣阳市第一个京东农场项目。在这里,由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的智能农业管理体系,正助力果园走向“云端”。基地每亩优质果提高15%以上,单价是普通种植方式的3倍之多。

除了让农民看到收益外,如何系统性培养既懂农业、也懂电商的“数字农民”?赵皖平认为,应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重点遴选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乡村能工巧匠、返乡入乡“双创”人员、大学生村官等作为培训对象,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村实用人才。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采访对象 东方IC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