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韩秋香代表: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时间:2022年03月14日  文/本刊记者 马铭阳

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粮食应急建设更是直接关系群众生活资源和维护社会安全的基本要素。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韩秋香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多元化构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关数据表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制定了省本级粮食应急预案,333个地级市和2455个县都制定了粮食应急预案,已经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国家从政策规划等方面不断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如已经制定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优质粮食工程》,正在研制《粮食安全保障法》等,均将粮食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应急措施、应急义务等作为重要内容,为依法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规划提供了政策保障。

2021年11月19日,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其中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成为核心内容之一。方案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韩秋香在接受《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采访时提到,当下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还存在一定短板弱项,如法制化保障呈现碎片化,我国现有和粮食应急体系相关的规定分散在不同的条例和方案之中;监测预警受筹建时间所限,尚处在完善期,还需进一步提升;此外,应急管理精准性也需提升。

“尽快完成《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当务之急。”韩秋香说道,这也是推动市场资源和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应急保障体系需遵循的根本原则。同时,围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质粮食工程的重点方向、重点地区、重点对象,对有能力集生产、加工、储备、运输一体化的应急粮食储备基地,优先给予政策保障和专项资金支持。“即通过统筹联动打造“一盘棋”的管理模式,确保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落实落地。”她说。

与此同时,打造现代化预警体系,形成科学预判能力。以巩固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的数量、质量、安全建设为基础,打造动态预警信息具准确性、启动应急预案具时效性、灾后恢复预案科学合理的方案。持续通过公益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形成健康良好的应急防范意识,避免产生误判恐慌。

最后,她建议完善精准施策举措,提升应急保障效能。以国家级68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为基点,结合属地人口等要素,进一步研判原(成品)粮储备、加工、配送、销售网点的合理配比方案,加快评选出更多的国家级保障中心,增加覆盖率。此外,组建中央、省、市、县各层级的粮食应急专家团队,通过智库建设,完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政企之间信息互联互通机制,确保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的储备互补、运力互通、资金互助等规划方案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我国多元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责编:建安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