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唐江澎委员:系统规划育人方式,推动“双减”变革

 时间:2022年03月12日  文/本刊记者 庞晓娟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双减”,这个近期最受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高频词。如何实现“双减”,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

他认为,“双减”是引动育人模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既要积极评价“双减”工作的阶段性成效,也要高度重视理性引导社会预期。应该让社会公众客观认识“双减”工作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应该认识到,“双减”的深处是育人方式的整体改革,最终还要靠课程体系优化、育人模式转变、评价方式改革实现治本。还要看到,制约“双减”推进成效的关键在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质量关系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高中育人方式变了,学生负担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负担也会相应减下来。

在唐江澎看来,系统谋划教育十四五规划时,需重视并解决高中教育以下问题:

第一,研究评估人人考同样语数外的弊端,适时改进语数外三科的统一考核要求。他说,原来的高中课程方案,是在高中普及背景下提出的;新高考模式下,语数外的选择性学分全部变成必修内容,这就使我国高中生必修要求事实上达到108个学分,占毕业要求学分的83%,明显偏高。人人考同样的语数外,整体抬升了学科难度,把全面发展引入了全科发展。科科求优秀,导致学生学习平均用力,而少有特长,无法培养因深度学习形成的专业热爱与兴趣,无法真正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只能培养善考试的“平庸优秀生”。

第二,应加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研究,适时推出与中学衔接的大学先修课程体系。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共同努力、贯通实施。要特别关注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通过全方位和多路径的育人方式创新,统筹开展面向常态儿童少年的创新素养教育与面向超常儿童的特殊培养,努力将“双减”后的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构建,导向到加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轨道上来。

    第三,加强普高高中工程教育,建立中国卓越工程师与工程引领人才的培养机制。统计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工程师总体合格程度仍居全球后位。这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一方面,高校工程教育学科建设滞后,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领域的工程教育还未得到应有重视,缺少顶层整体设计,缺少课程体系安排,还没有建立起普高与大学“新工科”贯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从条件保障上看,普高普遍缺少工程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环境,没有科学类课程理化生实验室那样的设施设备。

基于以上认识,唐江澎建议:

首先,要重视工程教育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情怀。工程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在一个人心智走向成熟、发现自我、形成兴趣的高中阶段,将工程科技教育前移,对激发学生工程科技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科技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实学兴业、实业报国的理想,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工程科技专家和工程引领人才,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其次,构建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高中高校贯通培养模式。据统计,高考选择工程专业大类的学生要占30%-40%,但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学生工程技术教育基础几乎为零,以刷题学习方式导致普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低弱。建议在中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框架内,探索建立高中工程教育课程的基本体系,研制课程标准,研究“理化生+工程”的工程教育课程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课程资源包。创新“新工科”强基计划人才选拔方式,建立高中、高校卓越工程师和领军工程科技专家贯通培养的模式机制,在高中阶段发现、培育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在高校课程学习中进行专门化培养。

第三,推动工程教育课程实验,研制工程教育学习环境建设标准。确定“中国高中工程教育实验学校”,合作开展高中工程教育实践,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探索工程学习环境的创设,明确其基本样态和功能配置标准,建设专业化、精致化的高中工程教育场景,形成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面向全国推广,发挥示范引领。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工程类师资孵化、培育机制,形成资源共享联盟。

责编:科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