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刘宝增代表:加快软件类关键技术攻关,摆脱对进口产品依赖

 时间:2022年03月12日  文/本刊记者 李曼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

从全局来看,当前,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从细分领域来看,石油石化行业、装备制造行业等工业领域所需的软件仍需要依赖进口。核心工业软件始终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处软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长期关注着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近年来,他注意到软件类关键技术的开发对我国实现石油化工行业装备国产化具有重大意义,为此,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带来了《加快软件开发关键技术装备攻关 保障石油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建议。

刘宝增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软件、关键材料等核心技术仍存在薄弱环节,相关高端仪器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工程设计软件类对外依存度高达70%。因此,要真正保障国内油气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必须要将这些核心装备与软件的关键技术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刘宝增分析,石油石化软件开发关键技术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国内模拟仿真、工程设计等高端应用软件难以满足要求。目前,依赖进口的许多大型应用软件不能购买版权,只能购买一定期限、一定用户数量的使用权。二是国产重大装备所用的部分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主机厂主要精于装备设计、组装和测试,部分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需要进口,其中较高比例被国外少数品牌长期垄断。三是高端仪表等部分关键“小装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占领。

提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刘宝增指出,当前,我国对于此类技术的开发还停留在消化吸收方面,没能真正体现基础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短时期内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见效慢,这是制约我国工业软件设计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才的培养也是一大问题,我国每年都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但能够同时掌握化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却很难找到。另外,研发力量还不够集中,拿石油化工领域来说,我国有28个国家能源实验室,它们在各自研发领域都十分强劲,却没能实现合力。

基于此,刘宝增建议,一是统筹推动应用软件开发。建议国家层面成立专职机构,统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国产软件生态,形成完整的基础架构。统筹考虑与现阶段使用的国外软件兼容问题,为系统集成、数据迁移奠定基础。

二是统筹实施核心部件关键材料开发。建议国家组织跨行业、跨企业、跨专业的攻关团队,统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拓展产业供应链,加强部分核心部件、关键材料攻关,解决国产装备“缺芯”问题。

三是建议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建议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组织能源企业和相关制造业实施装备提升工作,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促进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建议出台配套政策,鼓励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基于国产软件架构开发高端应用软件,对“小装备”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积极扶持,激发全要素活力,推动石化强国、工业强国建设。

责编:科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