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2020全国两会
  3. 科技创新

欧其代表:产业转移需先评估环保要素和创新力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些淘汰产能、“两高一低”企业和项目“乔装打扮”混入其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欧其5月27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西部在产业承接之前,应先对承接项目的环保要素和创新力进行评估,比如单位产品能耗、水耗、“三废”排放总量,所采用的技术是否有环境污染“前科”等,实现产业承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赢。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我国先后设立了8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欧其说,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目前承接的大多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科研型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乏力。即使承接了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如电子信息行业,也多以代工模式为发达地区提供配套元器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一些园区陷入粗放式扩张状态。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甘肃督察发现,酒泉市金塔县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内4家化工企业长期违法生产,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排戈壁滩,形成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的7处渗坑。

产业转移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欧其建议,中西部应实施产业链招商。根据产业关联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与本地区原有产业对接的产业,弥补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

“建立企业负面清单,对于因安全、环保问题受过刑事处罚的,其投资项目‘一票否决’。”欧其提出,对承接项目进行要素评估时,要注重单位产品能耗,安全、环保设施占总投资的比重;严格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考评,将高层次人才占比、科研成果转化率等指标作为准入门槛,定期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行业带动性和社会贡献等进行综合打分,逐步带动区域内传统企业群落向创新型企业群落演变。

欧其说,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各自为战”情况较为普遍。建议强化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设立跨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投资引导基金、联合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建立跨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和绩效考评体系。瞄准区域产业发展急需和国家战略紧缺的技术和产品,搭建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开展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攻关。


责编/韦斗斗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