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民生热点

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人才”是根本的根本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导石碧

shibi.JPG


195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石碧,是皮革化学与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对于国家实施的创新绿色发展战略,有他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作为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育人无数,对国家东西部人才均衡问题尤其关注。

在今年政协会上,石碧院士在联组会议发言时提出,希望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的激励和支持,缩小东西部地区日益扩大的人才差距。因为在他看来,“创新也好,绿色也好,将来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是人才。人才是根本的根本。”


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重视,中央也把它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作为行业专家,石院士认为,就一个产业而言, 创新和绿色是密切相关的,“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绿色发展,而已有的污染问题也应该通过创新来予以解决”

他提到,过去基于粗放的发展方式,中国的经济总量提升了。现在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等问题,要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同时还要保障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怎么去做呢?

石院士说,我们一方面要吸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经验,发展高科技产业。包括创造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开发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这样才能有养得起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的能力。”石教授说道,“这条道路别人已经给你摊出来了。”

而对于传统产业,石教授认为,不能有污染的产业就停掉,“通过对污染源头的控制,通过革新技术,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是轻工行业的,这个行业占国家近30%的GDP。如果砍掉,那会涉及到十几亿人没饭吃。这么大一个国家,你不能说把好多东西都给砍掉”。

他认为,“这就要求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又要通过创新,提升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


未来的发展人才是支撑 是根本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作为长期生活在祖国西部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石院士介绍说,自己收集了从改革开放以后,包括近五年的大量数据,“从那些数据上能够看出,东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间的差距之大和我们国家大力推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略是矛盾的。而且矛盾十分突出。以前就大,现在越来越大。所以说,我们在政策上还是有问题的,不利于均衡。”

石院士建议说,希望我们国家在遵守人才流动"市场规则"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出台促进人才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

首先,在各类高层次人才选拔的时候,对西部和中部有明确的名额倾斜;其次,同样条件下,同样的人才,去西部发展的给与更高的待遇,来吸引人才往西部流动,也避免西部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因为待遇问题而离开。

他举例解释倾斜政策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意义时说道,当东部的人才比较拥挤的时候,或者那里的人才发挥作用不是很好的时候,可以考虑往西部移动。在西部有特殊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多申请这更容易达到标准,那么,东部调动到西部去工作的就会很有优势;另外,假设东部支持500万,同样的人才去西部给1000万,那么这些人在西部地区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石院士希望我们能痛下决心,实施新的人才流动机制。自己也准备再调研一些数据,写成报告,会后再提交。“我们提交的途径还是比较多的。我是政协常委,日常可以向政协提,也可以通过中央统战部,直接递交到中央。”

石院士认为,西部大开发,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样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但是,“对于人才,一定要有差别化的政策。这执行起来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确实是有用的,关键是看相关部门是否能够愿担当、有作为。”对于尽快实现东西部人才规模均衡,石院士充满期待。



相关推荐